婴幼儿是意外情况最为多发的年龄段,当发生意外情况时,现场急救对于后续宝宝的情况至关重要,往往能够起到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痛苦、减少后遗症发生等诸多正面作用。
对于呛奶情况的处理
婴幼儿呛奶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果只是出现偶尔少量吐奶的情况,只需要对宝宝的呼吸状况以及肤色情况密切观察即可。如果出现大量吐奶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手段进行处理:1.迅速将宝宝置于侧卧位,家长一手固定好宝宝,另一手呈空掌心状态在宝宝后背轻轻拍扣,让宝宝把口腔内未能及时吞咽的奶液吐出来,这样能够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中,避免出现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风险。2.可以将手帕对手指进行包裹之后,对宝宝口腔中的呕吐物进行清理,保证呼吸道的畅通情况,之后可以用小棉棒对鼻孔进行清理,防止因为鼻腔内部存在异物而导致呼吸不畅的情况。3.如果婴儿出现憋气、不呼吸或皮肤青紫的情况时,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掌根用力从后腰部到头部方向拍打后背,使其咳出奶汁。4.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用力拍打婴儿脚底板,刺激哭泣,以开放气道,并且立即前往医院。
对于气道异物的处理
当发生了异物吸入情况时,监护人首先应该对患儿气道梗阻的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没有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情况,可以鼓励孩子继续咳嗽将异物进行咳出。如果孩子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氏急救法对孩子进行施救。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大多采用拍背法,将患儿俯卧位放置在施救者的大腿或者前臂上,头部位置要低于身体位置,用手握成空掌的姿势并且快速地在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中心位置向头部方向进行拍击,以协助排出气道内的异物;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采用上腹部拍挤法,施救者需站在患儿背后,患儿采取站立位,施救者双手环抱患者,左手握拳,拇指侧置于脐上2厘米,右手握住左拳,快速向上、向内进行施压,并且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直至患儿将气道中的异物呕出。如果采取上述方法之后依旧不能排出异物,并且患儿也已经失去了意识,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将患儿尽快送至医院。
对于擦伤、划伤的处理
对于浅表皮肤伤口,首先需要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将伤口破损部位的污垢、细菌等进行去除,但是要注意将伤口部位已经形成的已结痂的血块进行保留,之后可以采用消毒棉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再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伤口感染。当伤口情况较大、出血较多时,不建议在伤口表面撒药粉,这个时候应该进行局部的压迫止血,如果是由于玻璃片的破损导致受伤,不要对玻璃片进行碰触或者尝试拔出,而应该将伤口采用已消毒或者无菌的纱布进行包扎,之后立即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对于宠物咬伤的处理
孩子在被宠物咬伤后,应该立即采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洗,进行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在经过反复冲洗之后,不要对伤口进行包扎,直接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处理,并且需要在被咬伤的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
对于烧烫伤的处理
由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好奇心比较重,尤其是对于家长所说的不能碰触的东西好奇心情况更重。所以烧烫伤可以说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情况之一。当孩子出现意外烧烫伤情况时,需要迅速脱离热源,并且立即采用流动的清水对伤处进行冲洗,不宜进行冲洗的创面可采用冷敷的方法,这样能够减轻烧烫伤之后以及创面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缓解。在进行冲洗的过程中,需要将水温保持在20-25℃之间,并且持续冲洗约10-20分钟。在冲洗完毕后,立即采用用清洁布料对创面进行覆盖,并且尽早送至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在进行现场急救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采用冰块或过凉的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或覆盖。2、不要在创面涂抹药物或生活用品,可能会妨碍专业人员对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甚至会增加创面感染的风险。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邓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