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新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通过血常规检查诊断贫血 脑梗死后肢体活动不灵活怎么办 先天性心脏病的胸腔镜微创手术 献血不会导致贫血 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新方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新方法

主动脉瓣疾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二者均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主动脉瓣疾病可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痛、头晕、血压下降等表现。其中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在幼儿时期并无明显体征表现,后期则会因冠状动脉供血出现严重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症状。随着医疗科研的不断发展,目前主动脉瓣疾病亦有了更为先进,更为便捷的治疗方法。

主动脉瓣疾病类型

  1.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 此类主动脉瓣疾病多表现为二瓣叶畸形,临床则多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要表现。一般的正常瓣膜为三叶结构,但有些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会有两个瓣叶融合成一起形成二叶,婴幼儿时期瓣膜功能还能正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瓣膜会逐渐发生钙化、增厚,甚至瓣膜狭窄。还有一种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则为主动脉瓣叶脱垂所产生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种畸形表现往往多发于较大的高位室间隔缺损或主动脉瓣窦动脉瘤破入右心室的相关病例当中。

  2.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 此类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体老化,导致瓣膜结构衰老发生病变,这类患者一般年龄超过65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已经逐年增多。

  3.结缔组织病性疾病 此类患者主动脉瓣改变的原因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主动脉中层坏死、马凡氏综合征等诸多因素。该类患者受到遗传的因素影响较大,全身的结缔组织病累及主动脉瓣,就会出现瓣膜的反流或关闭不全。因患者的主动脉瓣严重关闭不全,所以周围动脉的脉压会出现明显增宽,使左心室存在重度容量性负荷加重。因此在进行超声检查及左心室造影时,亦可明显看出左心室腔出现增大,主动脉瓣重度反流。

  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该疾病中约有20%合并有主动脉瓣病变。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单纯的动脉瓣病变较为少见,常合并二尖瓣瓣膜病变。其中主动脉瓣瓣叶有纤维化增厚、钙化、交界粘连等表现,瓣叶活动度较差。也正因如此,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通常为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这两种双性病变。综合病程较长,且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也比较严重。

主动脉瓣疾病的症状

  主动脉瓣轻度狭窄病例可没有明显的症状,中到重度狭窄的患者可有典型症状如晕厥、心绞痛、胸闷、气促等。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病例,心脏代偿功能较好,可没有明显症状,早期症状为心悸、心前区不适等,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常有心绞痛、气促、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主动脉瓣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

  除了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外,还有一项较为新兴的治疗手段亦可解决主动脉瓣疾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1.什么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一项微创性手术。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过导管植入进患者的主动脉根部,从而代替原有的主动脉瓣,同步恢复瓣膜的基本功能。

  2.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相较传统手术的优势在哪?

  传统的开胸手术因需要患者在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的情况下进行开胸后人工瓣膜置换。但因开胸手术所造成的创伤较大,多数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及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均无法耐受,不仅如此,心功能较差、存在严重并发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样无法适用。但这些患者在主动脉瓣疾病患者中,占据了30%—50%左右。除此之外,其中至少有25%—30%左右的患者,因出住院频率过高、医疗费用昂贵等原因无奈选择放弃治疗,由此可以得出,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实际数量较少。这也正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存在的实际意义。

  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医生会通过血管或心尖植入导丝,并将压缩后的人工瓣膜运送至病变瓣膜的位置,完成人工心脏瓣膜的植入和恢复瓣膜的功能,整个手术过程无需体外循环,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过大损伤,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所具备的优势可以说相当明显了。TAVI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低、安全性高的优点,给不适合外科手术高危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柳州市人民医院 农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