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由于这类药物具有杀菌作用,所以在泌尿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中应用频率较高。
分类和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根据其发明的先后顺序和抗菌性能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
一代: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少部分变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代表药物有萘啶酸,其特点是抗菌谱较窄,用于敏感菌所导致的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由于药物疗效难以满足预期,因此临床使用频率不高。
二代: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在抗菌谱方面有所扩大,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吡哌酸是国内主要代表药物,其与一代相比抗菌谱较大,用于敏感菌所导致的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此外尚有新恶酸和甲氧恶喹酸,在国外有生产。
三代: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一些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本类药物中,国内已生产诺氟沙星。尚有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不仅覆盖一代、二代抗菌谱,而且对肠杆菌活性增强。
四代: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和之前三代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其在结构上有所调整,并且引入8-甲氧基,有助于加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双氧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保持原有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不良反应较小,但价格较贵。
应用范围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畜通用的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包括在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等的养殖中用于疾病防治。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敏感所致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其他沙门菌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恩诺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也是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体内分布广泛及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预防和治疗畜禽的细菌性感染及支原体病有良好的效果。
禁用人群
1、18岁以下人群 喹诺酮类药物是含有4-喹诺酮类基本结构的合成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靶向细菌脱氧核糖核酸,阻碍DNA旋转酶。进而对细菌DNA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达到抗菌效果。18岁以下人群禁用主要是因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会对软骨组织造成伤害,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而18岁以下人群正处在发育阶段,所以需要尽量避免服用喹诺酮类药物。
2、抗生素过敏人群 喹诺酮属于易过敏药物,对此药过敏的人群吃了之后可能会出现起皮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现象,为了保证安全,对该类药物过敏的人群需要禁用喹诺酮类药物。
3、孕妇 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可能会进入胎儿的血液中,影响胎儿的软骨以及神经发育,严重时甚至会致畸,所以孕妇一般禁止使用此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哺乳期的宝妈也不能使用该药物,由于药物会通过乳汁被宝宝吸收,从而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宝宝和妈妈的身体健康应该避免在孕期和哺乳期服用该类药物。
温馨提示
1、药物的相互作用 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等可能会降低胃液酸度,从而导致该类药物的吸收减少,所以应该避免同时服用;利福平、氯霉素等会导致药物的作用降低,并且会将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所以禁止同服;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联合应用会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出现毒性反应,所以应多加注意。
2、不良反应 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肠胃道不适,通常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头晕、头痛、精神恍惚等症状;因其具有光敏反应,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日光和人工紫外线照射。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