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盆底损伤的康复治疗 - 数字报刊系统 不容小觑的巧克力囊肿 如何拯救“妊高”准妈妈 分娩镇痛——孕妈妈的福音 子宫内膜太薄怎么办 盆底损伤的康复治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盆底损伤的康复治疗

很多女性都存在有盆底肌肉松弛的情况,继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如尿失禁、尿路感染、全身运行系统肌肉功能障碍等,需要做好盆底康复治疗。

什么是盆底康复

盆底康复也称盆底肌康复,其主要是借助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以此来实现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盆底肌是处于骨盆底部的肌肉群,通过与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吊床”的结构,实现对尿道、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的支撑,确保其功能可以正常发挥。

导致盆底损伤的因素

导致女性盆底损伤的因素大致有三种:

怀孕。女性在怀孕过程中,子宫逐渐增大,会对盆底组织形成压迫,尤其是在进入到妊娠后期,孕妇的肚子高高隆起,脊柱弯曲度发生很大变化,腰椎会朝前方突出,重心从原本的腰骶部下降到了盆底位置,加大了对盆底结构的损伤,继而导致盆底机能受损。

分娩。孕妇在分娩时,盆底肌群受到的挤压可能长达十几个小时,盆底拉伸延长,肌肉呈现高度扩张的状态,这样会导致盆底出现神经改变、芥蒂组织连接分离等问题。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巢功能会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会对盆底组织形态以及张力产生良性作用,当其分泌量减少时,盆底的组织修复再生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引发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盆底肌松弛的问题。

盆底损伤的康复治疗

女性在分娩时,盆底肌群会出现严重受损的情况,基于此,在分娩后,从保障健康的角度,女性群体应该高度关注盆底康复治疗。

电磁疗法

电磁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借助微电流来对盆底肌肉进行刺激,从而起到锻炼盆底肌的作用。电磁疗法本身的效果良好,专业性很强,必须在相应的产后康复科进行,由医生对女性的盆底状态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康复疗法

康复疗法是利用专业的按摩手法,帮助放松盆底肌肉,配合骨盆康复仪,从两侧向中间进行挤压,通过促进骨盆收缩的方式,起到修复盆底肌的作用。

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也称凯格尔运动,在运动时可以保持站立或者平躺的状态,伸膝的同时,用力回缩肛门,就好像是在排尿过程中,用力夹尿的感觉。一开始应该每天运动2次,每次30个,之后可以每天运动3-4次,每次100个以上。

其他训练

应该在专业治疗师或者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动作进行练习,可以起到增强肌肉张力、提高平衡感、增加血液循环、消除身体不适等作用。

束角式。保持坐姿,将膝盖弯曲打开,手握脚尖。伸展脊椎,脚掌相对保持紧贴,通过手部力量的带动,使得脚跟能够尽量靠近身体,膝盖向下压,靠近地面。整个动作过程必须保持挺胸,将肩膀打开,保持自然呼吸,这个动作可以增加腹部和骨盆的血液流通。

椅子式。将膝盖和双脚并紧(或者自然分开),向下半蹲,就如同要坐在椅子上。双臂高举过头顶,手掌相对,保持3次深呼吸。这个动作能够打开骨盆,强化身体机能。

猫伸展式。就像是小猫伸懒腰一样,趴在地上,保持自然呼吸的同时,对脊柱进行舒展。双手和双膝桌底,大腿和手臂需要与地面保持垂直。吸气时,背部下沉,下巴略微上扬,同时将臀部抬起;呼气时,拱起背部,下巴靠近胸部。这个动作可以对脊柱及脊柱神经的血液流动进行改善,有效缓解孕妇群体常见的便秘问题。

腿上升式。保持仰卧姿势,双腿并拢,慢慢抬起,与地面保持约30°角,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次上抬,与地面保持约60°角,再次停留一定时间,继续上抬到与地面垂直。每次做2-4组,尽量放慢速度。这个动作可以实现对下腹部肌肉的锻炼。

婴儿式仰卧。在吸气的同时,将双腿弯曲并以手抱住,然后在呼气的同时,将双腿压向胸部,先吸气再呼气、抬头,确保额头能够紧贴膝盖,反复进行3次。这个动作可以对颈部肌肉进行伸展和加强,对腹部进行补养,将肚子里的脏气和浊气排除,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    兰争艳)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