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是人们谈之色变的一种疾病,当自然掉落的肾脏结石卡在狭窄的输尿管里,人体会产生强烈疼痛,并且极易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梗阻、肾积水等并发症,对肾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什么是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又被称之为上尿路结石,主要是指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坠入至输尿管狭窄处而引发的继发性结石,该疾病多发生在中壮年人群当中,男女患病比例为3-9∶1,且左右侧发病概率基本相同,而双侧结石发病率约占10%。临床资料显示,输尿管结石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绞痛、血尿,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就会引发感染和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措施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要求患者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ml,针对无法饮水或呕吐者,应进行静脉输液,并辅以止痛解痉药物或中药、针灸等治疗,促进结石排出。
排石治疗:结合病人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及有无尿路感染症状等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若结石直径小于0.6cm,应优先选择药物排石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若结石仍未排出,则应详细检查病人的肾功能,排除尿路感染、梗阻等情况,以便决定继续观察还是选择外科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日渐成熟与碎石机设备的不断改进,输尿管结石病人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例如,结石远段输尿管未发生梗阻,不影响碎石后排石,均属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适应证。该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特殊设备产生的冲击波,在体外瞄准结石,将其击碎,随后随尿液排出体外,可免去输尿管结石病人的开刀手术之苦。
手术治疗
输尿管结石病人采用各种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后,可尽早考虑手术治疗,特别是结石体积较大,且出现明显积水症状的患者,应优先考虑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如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此种手术方式的主要优点为手术创伤小,可完整的将结石去除,甚至可以通过1次手术,将两侧的输尿管结石同时取出。输尿管镜治疗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正常情况下,输尿管结石不管发生在输尿管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当前,输尿管镜治疗主要用于中下段结石的治疗,主要是在输尿管镜下实施超声碎石、液电碎石、激光碎石、电子动能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治疗。
谨记这五点,对症治疗更有效
多喝水。多喝水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输尿管结石,同时也可促进输尿管中结石的排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勤喝水的习惯,要主动喝水,并且要控制好饮水的质量。有调查显示,每日饮水量低于500ml的人群是输尿管结石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正常人的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ml,尿量应保持在2000-2500ml,以此来有效预防输尿管结石,并且有助于在治疗过程中加快结石的排出。
日常饮食要营养均衡,不可偏食。输尿管结石病人在日常饮食中要严格限制含钙、含草酸食物及精制糖、动物蛋白的摄入量,饮食应以植物纤维素较高的蔬菜为主。尤其是对于高尿酸尿人群而言,要严格限制钠和嘌呤类食物(植物豆类、动物内脏)的摄入,以有效预防输尿管结石。同时,严格减少钠的摄入也是预防结石形成的有效措施。
及时去除病因。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均会导致尿液滞积,形成结石,因此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尽早解除梗阻;并且要积极治疗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尿路感染,防止输尿管感染;痛风病人形成尿酸结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积极治疗通风,避免引发肾结石。
药物防治。针对存在结石性质或诱因的人群,应主动在医师的指导下,结合结石性质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避免结石复发或继续增长。
适当增加活动量。长期久坐,活动量较少,均会为尿液中晶体成分的沉淀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要适量增加活动量,通过运动来提高机体代谢,防治输尿管结石的形成,或促进输尿管结石的排出。
(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张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