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平乐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接诊了一名5岁多的患儿。据其家属介绍,大约半年前,孩子开始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听力下降以及鼻塞、流涕等症状。医生检查后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和儿童鼻窦炎。经患儿家属同意,眼耳鼻咽喉科手术团队在9月16日为患儿实施了内镜下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患儿张口呼吸和睡眠打鼾等症状明显消失。
腺样体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的器官,在2-6岁时会出现生理性肥大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腺样体在10岁后会逐渐萎缩,并在成人期基本消失。然而,如果腺样体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就可能发生病理性增生,形成难以消退的“过劳肥”,即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病因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鼻咽部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腺样体肥大的病因:
1.鼻咽炎:急慢性鼻咽炎是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鼻咽部反复发作炎症时,会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导致肥大。
2.慢性鼻窦炎:鼻窦是位于鼻腔周围的空洞,当鼻窦发生慢性炎症时,会影响到鼻咽部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腺样体肥大。
3.扁桃体问题:扁桃体也是可能导致腺样体肥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扁桃体长期受到感染或发生慢性炎症,会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并刺激腺样体组织过度增生。
4.过敏反应:某些人对特定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过敏,当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身体会产生过敏反应,引起鼻腔黏膜肿胀和炎症,最终导致腺样体肥大。
5.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存在遗传倾向,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腺样体肥大的情况。
以上列举的病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代表所有可能。对于腺样体肥大患者来说,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腺样体肥大的典型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鼻咽部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
1.鼻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塞是最常见的表现。患者可能感觉鼻子堵塞,呼吸不畅,并有流涕等症状。此外,在说话时可能会带有闭塞性鼻音。
2.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引起耳部问题。患者可能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化脓性中耳炎,导致耳闷、耳痛和听力下降等不适。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由于腺样体分泌物的下流和刺激作用,患者可能出现咽部不适、阵咳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问题。
4.颌面骨发育异常:长期的腺样体组织增生可影响通气功能,导致口呼吸。长期口呼吸可能会引起颌面骨发育异常,表现为腺样体面容特征。
5.全身症状:腺样体肥大对睡眠质量有影响,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时缺氧。在长期作用下,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嗜睡、易激惹、生长发育减慢甚至认知障碍。其他可能的表现包括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和遗尿等。
早发现早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是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对于可能患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以下情况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及时就医:
1.出现典型症状:当儿童出现腺样体面容、鼻塞、流涕、耳闷、耳痛、咽部不适、阵咳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腺样体肥大存在。
2.发烧:如果患者出现发烧,特别是反复发生且伴有其他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发烧可能是感染的表现,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如果患者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迹象,如夜间频繁醒来、打呼噜或呼吸暂停等,应立即就医。OSAHS与腺样体肥大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对儿童的发育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4.鼻腔反复感染:如果患者鼻腔反复感染,并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应尽快就医。这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腔免疫功能下降所致,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总之,及时就医能够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健康发育。
(桂林市平乐县人民医院 李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