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症状,主要与心肌供血不足、心肌血液供应和增加氧消耗有关,通过控制冠心病病情的发展能够缓解这种症状。那么心绞痛应该如何做好日常护理呢?
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短暂性急剧缺血、缺氧引起的,在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心绞痛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患心绞痛疾病的概率为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心绞痛的类型
心绞痛的类型有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三种类型。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是在体力劳动过量或者情绪波动较大情况下发作,通常是可以预测的,持续时间较短,在得到充分休息后即可缓解,通常不超过十分钟;不稳定型心绞痛出现难以预测,没有明显规律,比稳定型心绞痛程度严重,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极易引发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的类型较为少见,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在夜间休息时容易发作,患者常伴有出汗、气喘等症状,通过服用相关药物能够得到缓解。
心绞痛的诱因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体力劳动过量导致,在爬楼梯、提重物、运动锻炼、快走时,心脏需要较多血液,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变窄时,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从而引发心绞痛。除此之外,情绪大幅度波动也会导致心率增速,从而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会由于感染、甲亢等疾病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变异型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表现为冠状动脉暂时性变窄,心脏血流量减少,引发心绞痛。
心绞痛不同时期如何护理
1、清除诱因 心绞痛平稳期的护理:首先应该消除诱发因素,预防心绞痛发作。大多数的心绞痛发作都是有诱因的,因此在护理时应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每次发病的特点,调整体力运动量,避免情绪激动、焦虑、发怒、精神紧张,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时还需要注意天气变化,如:突然受到寒冷刺激也可诱发心绞痛,所以应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
2、紧急处置 在心绞痛当时应该保持原地休息,不能大幅度运动,可以选择平躺在床上,并且保持安静,直至疼痛消失。对于发作频率较高的患者应该保持长期卧床休息,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给予吸氧,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监测血压、心率等变化。不能频繁搬动患者,减少不必要移动。同时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待药物在口腔内完全溶解后再吞咽,倘若疼痛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则在五分钟后应该再含服一片。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一次服用的总量不能超过3片。
3、用药护理 硝酸甘油片是对于心绞痛护理的首选药物,该药物主要用于心绞痛发作当时,可以通过在舌下含化的方式,并且利用唾液溶解吸收,这类药物切忌直接吞服,倘若药物溶解较慢或者溶解不易,则可以选择缓慢细嚼。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心慌、面部发热等症状,这种症状通常可以自行消失。
4、生活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应该戒烟戒酒,烟草中部分物质会导致血液增稠,极易引起血管异常变化。并且长期饮酒会导致高脂血症和心脏病,导致心脏耗氧量增加,不利于稳定病情。在季节交替时,应注意保暖;炎热的季节,则会导致机体血液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5、饮食护理 首先应该遵循少食多餐、饮食规律的原则,不能暴饮暴食,避免给肠胃道消化造成负担。可以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其次应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糖分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的风险。最后应该保持清淡饮食,少吃油腻、油炸、腌制类食物,避免血液浓度增加。
6、运动护理 心绞痛患者应该适当运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提升心绞痛治疗效果,需要有效控制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尽量在空气清新环境中运动,最大程度上发挥运动效果。运动期间应该控制运动强度,感到疲惫后立刻停止运动,适当休息,避免运动过度诱发心绞痛。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