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6周,也就是俗称的“坐月子”。产褥期为女性一生生理及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之一,多数产妇恢复良好,少数可能发生产褥期疾病。
产后“坐月子”的时长:传统的月子时间是30天,但是如今很多月子中心都更喜欢42天。根据女性的产后恢复情况,婴儿出生后,产褥期为6周,共42天,还要进行一次“产后42天复查”,看看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时长。
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分娩后,随子宫蜕膜脱落,会有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恶露排出。产后恶露分为3-4天的血性恶露,10天左右的浆液性恶露,2-3周的白色恶露,4-6周的时间可以完全清除。如果到了6-8周,还是淋漓不尽,或者有血性恶露反复出现,一定要及时就医。
平时要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一些地方的习俗是分娩后不能刷牙,不能洗头,也不能沐浴。但是,从科学上讲,这种做法是不卫生的,对人体的康复也是不利的。分娩后根据个人体力恢复情况是可以洗澡的,但要淋浴,禁止盆浴。1-2个星期内可以洗头,每次洗5-10分钟就可以了,洗完后尽快擦干吹干,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每天要刷牙,使用软毛牙刷,一天1-3次,吃饭后一定要漱口。
产后伤口护理:无论是顺产的女性,还是剖宫产的女性,在坐月子的时候都要做好伤口的处理。特别是现在还是夏季,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在伤口完全愈合之前,会阴伤口每天用无刺激的消毒液擦洗外阴,每日2-3次,会阴伤口可以用清水清洗,清洗完擦干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即可。剖宫产腹部伤口每天消毒,遵医嘱按时换药,剖宫产的刀口大多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完全恢复可能需要10天左右,建议在手术间隔15天后才碰水。一旦出现不正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康复锻炼:产后尽早适当活动,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二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但不能长时间站着行走,也不能举起重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后也应尽早活动,可先做床翻身、伸缩腿活动,做到早翻身、早下床、早排气、早排便,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胃肠和子宫的恢复,也可避免和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要注意保持房间的清洁卫生,同时要注意调节好房间的温度,同时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促进产后的恢复。如果正好是夏季,在高温的情况下,可以开空调,只要温度适中,不要直接对着孕妇和孩子吹,孕妇和孩子可以穿长袖,或者盖一条薄毯。“坐月子”的时候要做好保暖工作,尽量不要用冷水。产妇分娩后身体多数身体都鼻尖虚弱,再加上这时候出了很多汗,所以很容易着凉,一定要注意保暖。在睡觉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暖,但也不要用很厚的被子,避免捂出汗。
孕妇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去探视:分娩是一个消耗体力和精力的过程,产妇在分娩完之后,会非常疲惫和虚弱,所以在“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她必须要好好地休息,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此外,由于婴儿在头一个月里要经常喂食,大部分的新母亲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这时候尽量不要让亲戚朋友来探视,要多让家人帮忙照看孩子,还要注意孕妇的饮食习惯,注意多休息。
情绪观察及家属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产妇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后,精神疲惫、对哺育新生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产妇情绪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10日,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家属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
“坐月子”期间要避免同房:女性在坐月子期间是否有性生活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尤其是女性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地恢复,这样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一般情况下,产妇分娩后42天进行产后复诊,如果医生认为产妇已经完全恢复了,才可以考虑有性生活,同时要做好避孕措施。(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 杨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