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手术那一刻起,你以为在医生办公室签完一堆手术同意书之后,便可安心地等待第二天的手术了吗?不!你会发现,还会有个穿着“绿衣服”的医生来到患者病床旁,签所谓的“麻醉知情同意书”!没错,这就是麻醉医生!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重大的创伤和打击,手术麻醉前,麻醉医生必须要非常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计划以及手术可能会带来的风险。因此,无论多么忙,麻醉医生都要术前“看患者”。这一步,在专业上叫作“术前访视”。
麻醉前评估的内容
获得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及拟行手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必要时将麻醉与手术的风险与手术医生和患者取得共识。
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手术前一天评估内容
首先对病史进行询问:
详细询问及查阅住院病历,分析原发病的发生、发展及其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应特别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液体平衡。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发育情况,有无贫血、脱水、紫绀、发热、过度肥胖。近期内的体重变化。小儿麻醉必须常规称体重,了解病人日常活动情况,包括最大活动量。
仔细检查和查阅体检记录,注意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血尿粪、出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结果。以及全面了解心、肺、脑、肝、肾等生命器官的功能状况。
检查中发现有明显异常或并存内科疾病史,常需进一步做有关的实验室或特殊功能检查,必要时同有关医生商讨进一步术前准备措施。
询问病史时以“器官系统”为主线,重在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的近期变化,对不熟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用药等应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应明确治疗现患病症及并存疾病所用药物的种类,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抗凝药、抗糖尿病用药如胰岛素以及抗痉挛药是重点,应对是否继续使用、停药的潜在反应、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作出思考与决定。
了解个人史、过去史、以往手术麻醉史及治疗用药史:
个人史应注意是否吸烟、吸烟时程及量;有无嗜酒及使用安眠药等,鼓励病人术前2-4周减少吸烟,术前一周戒烟,以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围术期肺部并发症;嗜酒者因戒断酒精会诱发严重高血压、震颤、谵妄和抽搐,并明显增加麻醉药用量;滥用兴奋药者可能导致心悸、心绞痛、消瘦和降低心律失常和惊厥的发作阈值。
围术期用药所致的意外异常、不良反应较多见,应注意区别是变态反应还是药物反应。如有变态反应病史(皮肤发红、发痒、荨麻疹,面部或口腔肿胀,呼吸短促、窒息、喘鸣,低血压血管虚脱等),应进一步寻找可能的变态反应源。
对有麻醉史的患者应重在了解:对镇静、镇痛及麻醉药的敏感性,有无气管插管困难病史,围术期有无麻醉不良反应如术中觉醒、牙损伤、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心梗或心衰、术后苏醒延迟等。
在病史询问及病历阅读中,应特别注意:
(1)诊断是否明确;(2)手术部位、方式、时间长短及是否有特殊要求;(3)有无异常的手术麻醉史、家族史;(4)特别注意病人的特殊状态:如妊娠、月经期、精神抑郁或焦虑等;(5)有无遗漏的重要病史及并存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糖尿病、甲亢、冠心病、青光眼、癫痫等)。
其次是进行体格检查:麻醉医师对病人的体检应全面,重点突出。应重在判断围麻醉期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困难程度,心、肺、脑的功能,脊柱、四肢状况等。
通过科学、精确的术前访视与评估,能够让我们对病人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病人在围术期可能会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病人所患的疾病以及共并症可能会给麻醉或手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减少或规避这些风险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河池市都安县中医医院 韦林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