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住新家的年轻小伙小李在入住了新家三个月之后,发现自己老是出现流鼻血的情况,而且在刷牙的时候出血的情况也比较多,又经常出现发烧的情况,一测体温高达39-40摄氏度。所以小李的心里非常恐慌,“我这到底是怎么了?这是什么情况?”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的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使得正常的造血细胞抑制并且对其他正常的细胞造成侵蚀,从而患病。白血病也就是老百姓们常说的血癌,临床可表现为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乏力、多汗等,因白血病细胞的生长障碍,导致白细胞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而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累积,使正常造血受到影响,临床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病高峰期为2-6岁。儿童白血病95%以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淋占75-85%,慢性白血病仅占5%。可能与遗传、病毒、物理化学、电离辐射等有关。
白血病患者有哪些症状
儿童及青少年出现的急性白血情况大多发病较急且突然。常见的首发症状主要包括有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外,少数的患者会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主要是由感染而导致的发热,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感染等情况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能发生,严重者还会出现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发热也可能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症状,从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迹象。
感染情况的病原体主要原因是细菌,在患者的疾病后期,由于长期粒细胞低于正常值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病毒感染在白血病患者中虽然比较少见但是与其他类型的感染情况相比更为凶险,须加以注意。
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能发生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
贫血。贫血情况在患者的患病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后再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随发生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见。
骨痛。由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从而引起患者的骨痛情况,并且可能发展为肢体或背部的弥漫性疼痛,亦可能会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患者出现行动困难的情况。超过1/3患者有胸骨压痛,此症状能够有助于医生诊断白血病的发生情况。
发生原因有哪些?
生物因素: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当机体出现病毒感染机体后,就会作为内源性病毒整合并潜伏在宿主细胞内,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即被激活表达而诱发白血病;或作为外源性病毒由外界以横向方式传播感染,直接致病。
物理因素:当长期接触包括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大面积和大剂量的辐射接触就有可能导致人体的骨髓抑制和机体免疫力下降,DNA突变、断裂和重组,从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遗传因素:如果一个家族中有成员患有白血病,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0.7%,单卵孪生子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个人的发病率为1/5,比双卵孪生者高12倍。
药物因素:如果长时间的接触类似于苯或者含有苯的药物就会大大增加患有白血病的可能性。
其他血液病。某些其他种类的血液病也很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所以一旦患有上述疾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警惕白血病的发生。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漆 宁 文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