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一定要精准确定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在新生儿出现黄疸之后,大部分的父母都比较关心“如何将黄疸退下去?”相关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新生儿黄疸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家属不能忽视新生儿黄疸的危害,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黄疸没能及时治疗,就会对新生儿的智力、听力、神经系统造成程度比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主要就是因为新生儿血清中的胆红素无法第一时间排出体外,聚集在血液中引起黄疸。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就是新生儿黄疸的最大危害,存在引发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早期阶段新生儿还会嗜睡、肌张力处于低下的状态,进而就会导致抽搐;后遗症期极易引起牙釉质的损伤、听力下降、语言功能障碍;恢复之后会痴呆、智力低下、吐词不清、耳聋等。一旦新生儿没能及时治疗黄疸,就会存在死亡的可能性。基于此,婴儿家长在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的危害性之后,就要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治疗。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并不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和处理,新生儿能够自行消退。
对于新生儿黄疸持续不退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并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以将新生儿黄疸对宝宝身体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新生儿黄疸要不要治
一些新生儿家长会苦恼婴儿出生几天后出现黄疸,一部分人说不需要治疗,一部分说需要治疗,这种情况下就会变得不知所措,进而提出“新生儿黄疸到底需不需要治疗?”这一问题。 实际上,新生儿黄疸要不要治疗取决于“黄疸的性质”。如果确定属于生理性的黄疸,就不需要采取措施治疗;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就要及时治疗,如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一定要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精准确定黄疸的性质后再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
在此期间,如果病理性黄疸十分严重,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新生儿父母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蓝光治疗。不仅如此,日常生活还要格外注意饮食,让新生儿多晒太阳。从母乳喂养的宝妈角度出发,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水果,生活中则是让新生儿多晒太阳。
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黄疸偏高属于其常见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新生儿出生一周之内的这段时间黄疸会表现出来,但是因为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新生儿父母不能忽视。生理性黄疸治疗期间可以给新生儿喂奶,适当加快排便速度。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新生儿体内多余胆红素排出体外;病理性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法、换血疗法等,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治疗方法,都要保证积极配合。平时也要给新生儿多喝水,更快地降低黄疸,同时新生儿父母时刻观察其身体变化情况。
一般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正常的黄疸值在5至7之间,一旦发生超过这个数值的情况,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黄染情况,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黄疸”。很多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是母亲怀孕期间,宫内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对此,如果新生儿有黄疸,检查出来后发现有病毒感染,就要第一时间配合抗病毒治疗;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的症状比较严重,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或是选用换血治疗方法。
对新生儿黄疸严重情况进行判断期间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与新生儿的胎龄、日龄等方面的内容存在紧密关联,进而不同胎龄和不同日龄的孩子黄疸水平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新生儿的自身状态、血型,以及母亲的孕产史、血型、喂养史等,这样便于提高综合判断结果的精准可靠性,实际上仍然有一部分新生儿的黄疸需要干预,如将照蓝光作为主要的治疗措施,少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需要换血,更少的新生儿会因为黄疸水平过高或是没能妥善处理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
(梧州市龙圩区妇幼保健院 林芝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