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0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精神管理从睡眠开始 - 数字报刊系统 精神管理从睡眠开始 妇科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六项正常也要警惕 失眠了?来中药房找找“救星”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管理从睡眠开始

作者: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 陆杰灵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在与时间赛跑,却往往忽略了那个让一切恢复活力的关键时刻——睡眠。夜晚的宁静本应是我们身心得到彻底放松与修复的黄金时段,但遗憾的是,许多人正遭受着失眠、多梦、浅眠等睡眠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不仅侵蚀着我们的健康,更在无形中削弱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认识睡眠:基础知识普及

睡眠周期的秘密

睡眠并非简单的闭眼休息,而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理过程。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REM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入睡期:从清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此时大脑逐渐关闭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浅睡期:身体开始放松,但容易被外界干扰唤醒,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50%。

熟睡期:也称为深睡期,是身体恢复和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心率减慢,呼吸变深,肌肉完全放松。

睡眠的生理作用

睡眠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息,更是身心健康的守护者。它承担着多重生理作用:

促进身体修复与生长:在熟睡期,身体会释放生长激素,促进细胞修复和生长,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关键。

巩固记忆与学习能力:REM期与记忆整合密切相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巩固白天的学习成果,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调节情绪与心理健康:睡眠能够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整体的心理健康

为何我们睡不好

尽管睡眠如此重要,但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却常常干扰着我们的睡眠。了解这些原因,是改善睡眠质量的第一步。

生活习惯因素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频繁调整作息,如熬夜加班、周末睡懒觉等,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入睡困难。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节律,使得人们更难入睡。

晚餐过饱或咖啡因摄入过多:晚餐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深度;而咖啡因则是一种兴奋剂,会延长入睡时间并减少深睡期。

环境因素

噪音、光线干扰:即使是很小的声音或光线变化,也可能足以唤醒浅睡期的人。

床铺不舒适、室温不适宜:一个不舒适的睡眠环境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让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长期的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导致大脑过度兴奋或紧张,难以放松进入睡眠状态。

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和睡眠模式,形成恶性循环。

生理因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睡眠需求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某些慢性疾病(如疼痛、呼吸障碍)或药物(如抗抑郁药、利尿剂)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面对睡眠问题,我们并非无计可施。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优化睡眠环境和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可以逐步改善睡眠质量,享受更加美好的夜晚和清晨。

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使身体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避免睡前刺激性活动:如剧烈运动、观看恐怖电影或激烈游戏等,这些都可能使大脑过度兴奋而难以入睡。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尤其是晚上要尽量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和酒精。

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安静、黑暗、凉爽的卧室环境: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减少噪音和光线干扰;调整室温至适宜范围(一般为16-20摄氏度)。

选择舒适的床铺和床上用品: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枕头和被子;定期更换清洗床上用品以保持卫生。

 放松身心

进行睡前放松活动:如泡热水澡、听轻音乐、阅读纸质书籍等,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和身体疲劳。

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压力,从而更容易入睡。

寻求专业帮助

就医咨询:如果长期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认知行为疗法(CBT-I):这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不良睡眠习惯、调整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来改善睡眠质量。CBT-I已被证明对多种慢性失眠症有效。

结语

睡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管理睡眠,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夜晚都成为身心恢复的宝贵时光,从而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清晨。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重视并管理好自己的睡眠吧!愿每一个你都能拥有一个甜美而宁静的夜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