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来自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的1岁2个月患儿希希(化名)从贵阳市口腔医院顺利出院。
“非常感谢医护团队给孩子做手术,感谢计生协‘幸福微笑’项目帮忙解决了手术费用,让我们减轻了负担。”谈及孩子顺利实施腭裂手术,家长杨鹏(化名)激动地说。
希希六个月大的时候,因一次感冒发烧到松桃县妇幼保健院就诊,也就是那个时候,希希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腭裂。听到这个消息,杨鹏夫妇非常焦急,当地医生告知他们,计生协正在实施“幸福微笑——唇腭裂儿童救助行动”公益项目,可以开展免费整形修复手术。
杨鹏夫妇通过松桃县计生协了解到,“幸福微笑”项目是由贵州省计生协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实施的公益项目,低收入唇腭裂患儿家庭通过网上申报,可以选择到贵阳市口腔医院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开展免费手术治疗,还能享受800元生活补贴和200元保险补助。
在松桃县计生协的帮助下,杨鹏与贵阳市口腔医院取得了联系。贵阳市口腔医院医生谭芳告诉他,孩子年龄小,耐受能力差,过早手术达不到预期效果,建议一岁以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孩子满一周岁以后,杨鹏夫妇在贵州省计生协“幸福微笑——唇腭裂儿童救助行动”公益项目网上申报平台上提交了救助申请,很快获得计生协批准。今年10月,杨鹏夫妇带着孩子来到贵阳市口腔医院,经唇腭裂治疗小组专家详细检查后,明确可以为希希实施腭裂手术。
“医院每周都有唇腭裂小组人员进入申报平台,打印由各级计生协审核通过的手术申请人员名单,由专门负责护士打电话联系患者及家长,告知入院需要提供的资料及相关检查,询问患者近期健康情况,避免患者及家属由于资料不全而来回折腾。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既方便患者,又能提高医疗效率。”谭芳说。
10月8日,希希顺利入院,开展术前检查和一系列准备工作,并免费办理了保险;10月12日,贵阳市口腔医院唇腭裂治疗小组医护团队成功为希希实施了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整复术;10月18日,经过近一周的恢复和观察,希希恢复得很好,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前,医院还为杨鹏一家发放了“幸福微笑”公益项目的800元生活补助金。
出院当天,谭芳将杨鹏夫妇拉入微信群,告知他们微信群中全部是唇腭裂患者及家长、治疗中心医护人员和各地计生协负责人。患者回家后出现任何情况,随时可以通过微信群联系到相关负责人进行咨询。
谭芳说,患儿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流程是:患儿接受术前检查——医务人员会诊讨论——确定序列治疗方案——接受手术,并将后期序列治疗计划告知患者及家长,让家长知道下一步治疗方案。待术后拆线出院,家长全部加入微信群,微信群反馈的即时性,大大减少了患者及家长的担忧和焦虑。对于居住在偏远山区、父母在外打工的患者,微信群可以让术后的回访、复查、治疗更加便利,也增加了患者及家长对医护人员和计生协的信任。
据了解,贵州省计生协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已累计救助低收入家庭唇腭裂患儿5500余名。贵州省计生协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唇腭裂患儿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加强与项目定点医院合作,不断丰富“幸福微笑”语音矫治等序列治疗活动内容,持续推进“幸福微笑”公益项目常态化、规范化运行,聚合更多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帮助更多患儿绽放“幸福微笑”。
医生为接受腭裂手术的患儿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