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这座位于贵州省东部的城市,正经历着一场医疗服务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该市多维度发力,精心编织全民健康保障网,让医疗的温暖触及每一寸土地。
如今,铜仁市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22岁,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6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也分别控制在3.78‰和2.18‰,各项健康指标均达历史最好。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公布了2023年全国地市级行政区医改评价结果,铜仁市在全省9个市(州)中排名第1,位列西部区域182个地市第7名,全国344个地市中第21名。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铜仁市医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医疗服务水平的认可。
资源下沉 均衡布局
在碧江区环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辉医生正忙碌地为居民看病。他感慨道:“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来这里,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铜仁市秉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理念,大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布局。
如今,铜仁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3645个,其中医院14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59家,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家等多所高级别医院拔地而起,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也紧随其后,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医疗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铜仁市特别注重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均衡布局。县级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高达50%,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全省3家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有2家在铜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二级医院数量同样领跑全省。县级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达100%,乡镇(街道)、村(社区)覆盖率达100%。这意味着,无论市民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能力提升 服务可及
从城市到乡村,从大型医疗机构到基层卫生站,铜仁市医改正以实际行动,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让健康铜仁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在万山区万山镇犀牛井村卫生室,费医生感慨:“现在,社区医疗设备更新,医护人员更专业,群众看病不愁了。”而在一个偏远村庄,65岁的王大爷也深感医疗服务的便捷:“以前看病难,现在医生定期来村里,真是太方便了!”
铜仁市致力于破解“看病难”问题,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赢得了“起步最早、合作最深、派驻专家最多、成效最好”赞誉。3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13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相继落成,9家“千县工程”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其中7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重点专科建设也是铜仁市医改的一大亮点。2个国家级、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以及46个在建项目和10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共同织就了守护人民健康的网。中医这一民族瑰宝也在铜仁市医改中焕发新光彩,28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中医服务。
改革的春风同样吹拂基层。铜仁市所有区(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达标,81%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其中21家更达推荐标准。这些变化,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贴近群众。
数据共享 惠民便民
“以前,看病得跑到县城,现在在镇上就能看病,还能及时得到县医院的诊断结果,真是方便多了。”在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塘坝镇,村民冯小东深切感受到了数据共享互认带来的便利。他在当地卫生院拍摄的胸部DR影像,直接上传至县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迅速获得了县医院的诊断结果。
2022年,铜仁市率先在全省实施数据共享互认项目,着力打破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共享。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患者的重复检查,还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自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6万余份,为患者节约费用高达3600余万元。如今,该项目已扩展至570项,共享互认项目数位居全省第一,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就医压力。
数智赋能 创新服务
在医改进程中,铜仁市积极引入数智化技术,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多平台挂号、一号管三天、科间转诊”等全方位服务体系,有效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提升了就医体验。
77岁的张大爷在铜仁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亲身体验了数智便民服务的便捷。他的孩子通过网上轻松挂号,让张大爷在就医过程中省去了不少麻烦。他感慨地说:“现在方便多了,在家就能轻松挂号。”
“我们不仅要求有能力的医疗机构实现院内检验检查、住院安排以及择期手术的全面信息化预约,还大力倡导使用多样化的有效证件来确保预约系统能够精确到每一个时间段,运行无碍。”铜仁市卫生健康党组书记、局长熊明表示,通过细心调整号源分配,并适度延长门诊服务时间,致力于为医生和患者打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交流环境,让每次诊疗都成为一次温暖而安心的体验。
铜仁市对市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预约诊疗平台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无论是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还是拨打预约电话、使用自助服务机,患者都能享受到精准、高效的预约体验。
这些创新举措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通往健康的途径。
门诊优化 便捷高效
深秋的清晨,铜仁主城区的街道已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杨大姐,碧江区的普通市民,正满心期待地前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铜仁分院进行种植牙手术。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就医需求,铜仁市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了节假日、夜间门诊等服务。杨大姐利用节假日时间完成了种植牙手术。她对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赞不绝口:“两边后牙早就掉了,但因工作和家庭原因,补牙的事情一直拖着。后来听说这家医院节假日也开放门诊服务,我就赶了过来。”
据悉,2019年,在铜仁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同组建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铜仁分院。该分院不仅开设了节假日、夜间门诊,还免除了挂号费、拍片费,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便捷流程,以及提供免费的窝沟封闭服务等。通过一系列惠民措施,积极致力于口腔健康知识普及和市民口腔健康水平提升。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铜仁分院院长张绍伟表示:“医院节假日、夜间门诊接诊量占全院接诊量的30%以上,截至目前,已成功为2000余名儿童实施了免费窝沟封闭服务,累计窝沟封闭牙齿约8000颗。”
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上,铜仁市从未止步,杨大姐的亲身经历只是铜仁优化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印发了《铜仁市医疗机构惠民便民若干措施》,从加强门诊预约服务、优化门诊服务、加强院前急救服务、优化住院服务、加强诊后服务、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等6大方面制定了18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直击民众就医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力求实现医疗服务信息透明化和简易化。
自《若干措施》印发以来,全市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全面落实“一号管三天”,延长门诊挂号有效期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实38.8万余人次,减免挂号费约114.7万元。
医改路上,铜仁市卫生健康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持续深化医疗服务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铜仁市成功地构建了一张全民健康保障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筑牢了百姓健康的基石。
铜仁市人民医院。
万山区人民医院。
铜仁市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
开展手术。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与共和镇卫生院举行医共体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