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护理领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作为一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其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制定并执行一套全面、科学的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对于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预防措施
(1)适度运动与锻炼:鼓励患者和高风险人群经常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的血液淤滞,是预防DVT的有效手段。
(2)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对于需要长时间静坐或卧床的患者,如长途旅行者、手术后恢复期患者等,应定期安排起身活动的时间。进行简单的腿部伸展、踝泵运动(即反复屈伸踝关节,模拟行走时脚踝的动作)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DVT的风险。
(3)保持水分平衡: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血液的正常稀释度至关重要。患者应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应避免过度饮酒,因为酒精摄入可能加重血液浓缩状态。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DVT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过量饮酒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因此,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DVT同样重要。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间接降低DVT的发生率。
(6)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DVT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适量运动等方式,保持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DVT的风险。
物理预防措施
(1)穿戴弹力袜:医用梯度压力袜(也称为抗血栓袜)是预防DVT的常用物理手段之一。这种袜子通过提供从下至上的梯度压力,帮助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静脉的滞留和淤积。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型号和尺寸,并正确穿戴。
(2)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如循环驱动器)是另一种有效的物理预防措施。这些装置通过间歇性地对下肢进行充气加压和放气减压,模拟行走时肌肉收缩对静脉的挤压作用,从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这种装置通常用于手术后患者或长期卧床患者的DVT预防。
药物预防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深静脉血栓。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以及氯吡格雷等。
其他预防措施
(1)避免下肢外伤:下肢外伤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进而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下肢受到外伤或挤压。
(2)定期体检和风险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肥胖者、长期卧床者等,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如有必要,可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等筛查手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深静脉血栓风险。
特殊注意事项
(1)术后护理:①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延长会增加DVT的风险,因此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处于麻醉和卧床状态的时间。②规范使用止血带:在手术过程中,止血带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规范,确保在需要时及时释放,以避免长时间压迫血管导致血流受阻。③术后抬高患肢:术后应将患肢抬高约15°,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压力,降低DVT的风险。④鼓励活动:鼓励病人在术后尽早进行足趾的主动或被动活动,以及多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DVT的形成。
(2)护理观察:①肺栓塞症状: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肺栓塞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DVT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先兆,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进行紧急处理。②下肢症状: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以及疼痛情况。这些症状的变化可能提示DVT的形成或加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③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反映患者的整体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④药物反应: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药物反应情况。如有出血倾向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