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更迭,寒风渐起,流感病毒也悄然活跃起来,全国多地纷纷拉响了流感高发期的警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接诊量急剧上升,流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季节性挑战,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流感,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以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认识流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流感与普通感冒并非同一回事。
普通感冒通常由多种病毒引起,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且病程较短,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而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更为严重,包括高热、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咽喉痛等,且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当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飞沫飘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吸入后引发感染。
此外,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手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后,再接触口鼻眼等黏膜部位而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流感的症状与并发症——
流感的症状多样且严重,除了上述提到的高热、乏力等典型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流感更易引发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为先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在流感季节来临时提供保护。建议每年在流感高发期前接种最新版本的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更应积极接种。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勤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至少20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正确佩戴口罩,避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保持通风良好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能有效降低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三大法宝。合理搭配膳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科学应对
及时就诊: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高热不退、乏力明显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基础健康状况。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如开具抗病毒药物、指导患者居家隔离等。切勿自行购买药物服用或拖延就医时间以免加重病情或。
隔离治疗:确诊流感后,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居家隔离或住院治疗以减少病毒传播。在居家隔离期间,患者应保持房间通风良好并佩戴口罩;与家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使用公共餐具和毛巾等物品;定期清洁房间并处理废弃物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家庭成员感染流感的风险。
合理用药:流感的治疗应遵循医生指导合理用药的原则。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患者还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平衡;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和疼痛等症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等。
特殊人群
儿童与老人:儿童和老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常伴有基础疾病因此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引发并发症。对于这部分人群应给予特别关注和保护,如定期接种疫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
孕妇: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变化较大且免疫力相对较弱,因此也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引发并发症如早产、流产等。对于孕妇来说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之一。这些人群在流感季节应特别注意加强自我管理如定期监测病情、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同时,还应积极接种疫苗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结语
流感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流感的发生和传播。在流感季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共同抵御流感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