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1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预防春季常见病的小妙招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正确选择、服用降压药 预防春季常见病的小妙招 重症感染的护理措施 锁骨骨折后如何科学护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春季常见病的小妙招

作者: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霍彩丽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是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享受大自然美好的时节。然而,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和湿度的变化,一些春季特有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流感、感冒、过敏性疾病、呼吸道及胃肠道问题等,都在这个季节里蠢蠢欲动。不过,别担心,掌握一些小妙招,就能有效预防这些春季常见病。

春季常见疾病概述

1. 流感与感冒

春季是流感与感冒的高发期,这两种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和全身乏力等。流感相比普通感冒,症状更为严重,可能伴有高烧、肌肉疼痛和极度疲劳。

2. 过敏性疾病

春天,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导致过敏性疾病如花粉症、过敏性鼻炎频发。患者常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皮肤红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3. 呼吸道疾病

春季气温波动大,加上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易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

4. 胃肠道疾病

随着气温升高,食物容易变质,加之春季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肠道疾病如腹泻、胃炎等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

春季防病小妙招

(一)个人卫生与环境清洁

1. 勤洗手

保持双手清洁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至少20秒。在没有水和肥皂的情况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2. 保持室内通风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病菌浓度,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尤其是经常触摸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使用消毒液擦拭,减少病菌滋生。

3. 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防止病菌扩散。个人用品,如水杯、餐具等,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二)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1. 均衡饮食

春季应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西红柿等,它们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病毒。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豆制品等,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修复材料。

2. 多喝水

春季干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至关重要。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500-1700毫升左右,可以根据个人活动量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毒。

3.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营养素。除了通过食物摄取外,对于易感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C制剂,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三)适当锻炼与充足睡眠

1. 户外活动

春季天气晴好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这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心情愉悦,减轻压力。户外活动时,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2.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防护措施与疫苗接种

1. 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或空气质量不佳的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商场等,应佩戴口罩,特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或过敏体质的人。口罩能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病毒和过敏原,降低感染风险。

2. 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体质者应提前关注天气预报中的花粉浓度信息,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外出时,可佩戴防花粉口罩、眼镜,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

3. 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疾控中心的推荐,适时接种流感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应重视疫苗接种。

特别提示与误区纠正

误区一:认为春捂秋冻绝对正确,忽视个人体感舒适度。

春捂秋冻虽有一定道理,但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外界环境灵活调整。若气温已经明显升高,还过度穿着,反而容易出汗受凉,增加感冒风险。

误区二: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

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有效,但对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则无效。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和身体损害。

总之,春季防病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坚持上述小妙招,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春季常见病,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