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症,特别是在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中较为多发。当孩子体温突然升高到38.5℃以上时,容易引发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就像一个不期而至的 “小恶魔”,常常让家长们手足无措。那么,当这个 “小恶魔” 来袭时,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了解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
高热惊厥是指孩子在发热性疾病初期,由于体温突然升高导致的短暂性抽搐现象。多数惊厥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持续数秒到10分钟,少数也有其他发作形式,如肌阵挛、失神等。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外,一般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包括:
1.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脑炎等。
2.非感染性疾病:如疫苗接种反应、癫痫、颅内出血、脑瘤等。
3.遗传因素:部分儿童高热惊厥与遗传有关。
高热惊厥时的应对措施
面对孩子高热惊厥的情况,家长应当保持镇定,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保持冷静,确保环境安全
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情绪影响到孩子。将孩子转移到宽敞、安静的环境中,远离尖锐物体和家具边缘,以避免意外伤害。移除周围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确保孩子周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抽搐过程中撞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孩子平躺在安全的地方,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解开孩子的衣领或任何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无阻。惊厥时可能出现口吐白沫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清理分泌物。
3.不要强行干预抽搐动作
孩子抽搐时,家长不要试图强行按压或摇晃其身体,也不要将任何物品放入其口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可以轻轻按压人中穴或合谷穴,但需注意力度适中,以免造成伤害。
4.迅速降温
高热是引起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迅速降温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快速测量孩子的体温,并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措施:
? 温水擦浴:使用温水(约32~34℃)擦拭孩子的身体表面,尤其是腋窝、颈部和大腿根部等处,以促进散热。
? 冰袋冷敷:在孩子的额头、颈部和腋下放置冰袋,但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汉巾等包裹冰袋再放置在以上部位,以防冻伤。
? 退热药物: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可以按照医嘱给予适量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须严格遵守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5.密切观察病情
在处理高热惊厥的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意识状态等。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通常高热惊厥持续时间不超过几分钟。如果惊厥持续超过五分钟,或者孩子在两次抽搐之间没有恢复意识,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孩子送往最近的急诊室。
6.及时就医
即使惊厥已经停止,也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评估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做一些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脑电图、头部CT或MRI等,以确定惊厥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高热惊厥后的护理与预防
在孩子高热惊厥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其后续的健康状况,确保充分休息。以下是一些护理与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控制室温适宜,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散热不良。
2.补充水分:在孩子发热期间要鼓励其多饮水,保持水分充足。
3.合理饮食:饮食上宜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或刺激性强的食物。
4.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病毒或细菌的传播机会。
5.预防感染:加强孩子的免疫力,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注意手卫生。
6.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
心理安抚与支持
高热惊厥发生时,孩子和家长往往处于紧张和恐惧状态。家长应保持冷静,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和支持,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在惊厥发作后,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结
高热惊厥是一种紧急情况,但家长不必过度恐慌。通过了解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并在惊厥后给予孩子适当的护理与预防,可以大大降低高热惊厥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症状,家长应迅速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护理,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只有科学应对,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