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骨折患者数量增加。老年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伤口难以愈合,康复护理愈显重要,已经得到全社会关注。老年骨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康复期间护理不当,容易造成长期功能障碍,甚至产生并发症。因此,要将术后康复护理方案制定出来并应用于实践,有助于老年骨折患者全面康复。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工作要获得最佳实践效果,术前准备至关重要,实施术后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术前准备
老年骨折患者手术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术后康复护理顺利展开,缩短治愈时间。
老年患者普遍伴有多种慢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等,这些疾病能够使其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提升,且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所以,老年患者手术之后需要实施全面健康评估,诸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等等。
此外,老年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接受血液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基于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骨折具体情况评估。
另外,在术前准备工作中,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充分沟通是重要环节,包括手术目的、手术整个过程中的风险,以及术后康复的预期效果都要详细讲解,适当引入手术成果以及康复效果良好的患者案例,让患者以及家属理解并积极配合。
术后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护理是必要环节。
患者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视,主要是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等,还要实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对于老年骨折患者而言,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感染或者血栓形成,康复护理过程中,对于此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更换敷料、使用抗凝药物、鼓励患者早期适当活动等等。
此外,手术之后麻药的药效消失,患者会感到疼痛,所以,护理工作中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老年患者对疼痛缺乏耐受性,持续疼痛的情况下,患者情绪容易受到影响,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康复进程。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结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康复训练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康复训练是核心内容。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时候,要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将个性化训练方案制定出来,诸如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平衡训练等等。
老年患者康复训练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而是循序渐进,如果过度训练而超出患者承受能力,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老年患者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专业康复人员指导,保证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患者家属也要参与并提供支持,以使康复训练成效显著。家属在日常生活方面为患者提供帮助,比如穿衣服、进食以及洗澡等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活动中,以获得良好康复效果。
心理支持
老年患者经历了骨折以及手术之后,会产生焦虑心理,甚至抑郁,油然而生孤独感。患者心理不健康,必然影响康复进程。
因此,护理人员要为老年骨折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等。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贯穿其中,让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
结语
总之,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实践工作中,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通过强化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生活质量提高。随着医疗技术创新以及康复理念更新,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工作也会进一步完善,让老年患者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