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赏花之际,当大多数人还在花海中沉沦之时,鼻炎患者们却面对漫天飞舞的柳絮和空气中的花粉惊慌失色,人们只知道在一定时间就会难受,只懂得戴上口罩做防护和去药店买点药膏缓解,却没有去深入探究自身的鼻炎是如何产生、何种程度以及该怎么对症治疗,实际上,鼻炎持久不根治所带来的后患将会非常可怕,因此,对于鼻炎这一健康的隐形杀手,我们必须了解它,远离它,根治它!
鼻炎的成因及分类
急性鼻炎:通常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肠病毒等。
慢性鼻炎:由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机体自身内分泌或免疫系统紊乱、长期吸入粉尘及刺激性气体等因素引起。
过敏性鼻炎:由尘螨、霉菌、宠物、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引起的鼻腔黏膜过敏反应性炎症,具有遗传倾向。
萎缩性鼻炎:与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不适当的鼻腔手术、感染等因素有关。
药物性鼻炎: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血管收缩剂,导致鼻黏膜舒缩功能障碍。
职业性鼻炎:长期接触特定工作环境中的物质,如谷物、木屑、化学物质、刺激性气体从而引起鼻炎。
激素性鼻炎: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如妊娠期出现的鼻塞。
鼻炎背后的隐患
鼻炎如果不及时得到妥善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隐患——
鼻窦炎:鼻炎会蔓延至鼻窦,从而引起急性或慢性鼻窦炎,具体表现为头痛、鼻窦压痛等症状。
中耳炎:鼻炎可以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严重时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咽炎和支气管炎:鼻炎的炎症可能向下扩散至咽喉和支气管,引起相应的炎症反应。
哮喘: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有关联,两者都是过敏性疾病,具有相似的炎症机制,有数据显示哮喘病人发病前曾患有鼻炎。
结膜炎:鼻腔内的黏膜通过鼻泪管与眼睛的黏膜相连,因此当鼻腔黏膜受到过敏原的刺激而发炎时,这种炎症可以沿着鼻泪管蔓延到眼睛,引起过敏性结膜炎。
鼻息肉:长期的鼻炎可能导致鼻息肉的形成,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鼻部变形:萎缩性鼻炎可能导致鼻背塌陷、鼻中隔穿孔等鼻部变形,影响美观。
心理问题:鼻炎患者得抑郁症和心理障碍的机率较高,由于鼻炎症状可能在社交场合中造成尴尬,患者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症和回避行为,如果鼻炎导致的心理问题不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睡眠障碍: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有可能影响睡眠,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儿童会增加患ADHD的风险,进而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
认知功能下降:鼻炎导致的脑部供氧不足可能会引起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学习成绩下降。
慢性疾病风险增加: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慢性疾病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牙齿健康问题:慢性鼻炎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相关联。
鼻炎如何正确防治
鼻炎的治疗需要根据鼻炎的类型(如过敏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具体有以下方法——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避免接触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以帮助清除鼻内的刺激物、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物等。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可以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即通过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暴露,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减轻临床症状。
阶梯化治疗:根据治疗效果进行阶梯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好时可降级治疗,治疗效果差时可升级治疗。
环境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室内湿度,定期清洁可能滋生霉菌的家电,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减少尘螨滋生。
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减少鼻炎的发作。
心理支持:鼻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也是重要的。
手术治疗:在药物和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急症治疗:急性鼻炎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病因治疗:慢性鼻炎应明确全身、局部、环境因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积极治疗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发病。
自我护理:包括使用蒸汽吸入、保持饮食均衡、避免烟酒等。
中医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使用中药,也可以采用针灸、拔罐等方法。
为了尽快摆脱鼻炎对生活带来的困扰,患者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身情况进行清楚认知,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质量,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