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2月2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认识ADHD疾病 - 数字报刊系统 白内障:老龄化眼病的应对策略 认识ADHD疾病 黑眼圈是不是肾虚?中医告诉你真相 中医带你了解耳鼻喉,开启健康五感之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认识ADHD疾病

作者:泸州市精神病医院 王维丹

在当今快节奏、高信息量的社会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还对其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什么是ADHD

ADHD,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学习、工作和社交方面遇到困难。ADHD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个体差异而异。

ADHD的症状是什么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任务,易分心,经常忘记或失去对事物的关注。

多动:患者表现出过度的肢体活动,如坐立不安、手脚不停。

冲动行为: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可能在不考虑后果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和社会适应不良。

如何培养ADHD患者的专注力与自我行为管理

结构化环境:为患者提供结构化、有序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干扰和分心。例如,在学习或工作区域设置明确的界限,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物。

明确的任务划分:将复杂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时间,还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使用视觉提醒:利用便签、日历或电子提醒工具来帮助患者记住重要事项和任务。视觉提醒可以直观地呈现信息,减少遗忘的可能性。

奖励与反馈机制:建立明确的奖励与反馈机制,对患者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及时肯定。这种正向强化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动力。

行为疗法与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学会应对冲动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家庭支持与合作: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参与制定和执行行为管理计划,形成一致的教育和护理态度。

ADHD能有效预防吗

虽然ADHD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其发生。因此,目前尚无确切的方法来预防ADHD的发生。然而,通过早期识别、干预和支持,可以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已确诊的ADHD患者,及时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除了上述提到的专注力与行为管理护理方法外,医生还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药物治疗或其他辅助措施。

如何早期识别、干预ADHD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整理的关于ADHD早期识别与干预的指南:

早期识别

观察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走神、做作业磨蹭、马虎、丢三落四等。

活动过多:如上课小动作多、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

冲动行为: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可能在不考虑后果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学龄前儿童:过分喧闹捣乱、攻击性行为、无法接受幼儿园教育。

学龄期儿童:不安静/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发脾气/行为冲动、伙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差。

青少年: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成绩下降、做事不考虑后果、与父母和老师争执、缺乏合作精神。

评估影响:观察这些症状是否对患者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早期干预

诊断流程

初步判断:依据ADHD症状。

病史收集:询问患者及家长,了解症状发展。

临床检查:包括体格、神经系统和心理评估。

辅助检查:如脑电图、血液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确诊:参考《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等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纠正信念,提升行为技能。

父母训练:传授行为矫正技能。

家庭治疗:增强家庭功能与支持。

社会技能训练:改善同伴关系。

心理教育:提供ADHD知识,促进理解。

药物治疗

症状显著且持久时考虑。

常用药物:哌甲酯、二甲磺酸赖右苯丙胺。

遵医嘱,注意剂量与副作用。

综合干预

药物与非药物结合。

定期评估,调整方案。

教育支持

提供结构化学习环境与视觉提示。

与教师合作,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结语

ADHD患者的专注力与行为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结构化环境、明确任务划分、视觉提醒、奖励与反馈机制以及行为疗法等综合手段,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应关注ADHD的早期识别和干预,为患者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更深入地了解ADHD的病理机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策略,为这一群体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