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超声检查的重要性
孕期超声检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工具,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防线。因其超声波对人体无害,超声检查在孕期被广泛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
孕期超声检查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孕期超声检查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分阶段进行,以确保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持续监测。孕期需要进行5次超声检查。
第一次早孕检查(6-8周):孕早期超声检查目的是确认胎儿宫内妊娠情况:判断宫内或宫外孕、判断单胎、双胎(确认绒毛膜性)还是多胎,了解胚胎定植情况及胎心搏动情况,核实孕周与停经天数是否相符,为孕期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第二次NT检查(11-13周+6天):NT检查是孕期重要筛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可以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同时筛查一些严重的结构畸形,比如无脑儿、四肢缺如、内脏外翻等。
第三次大排畸检查(20-24周):大排畸检查是孕期重要的超声检查,属于胎儿系统性的超声筛查,主要将胎儿严重畸形予以筛查出来。即无脑儿、严重的脑膨出、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严重的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这6种严重结构畸形。(但是孕妈们要注意了,大排畸超声检查通过,并不代表就不会出现宝宝畸形等问题。一些微小的畸形,如隐性脊柱裂、椎体畸形、I度唇裂、耳畸形、指/趾异常、外生殖器畸形等,尚不能完全靠超声检出。另外胎儿智商、听力、视力及其他功能性异常,胎儿期也无法检出)。
第四次小排畸检查(28-32周):主要是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筛出一些孕晚期才出现的胎儿结构异常或胎儿附属物异常,故俗称小排畸。
第五次产前检查(37-41周左右):主要是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及附属物的情况,评估胎儿大小、羊水量、胎盘成熟度、脐动脉血量情况等,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超声检查的效果,孕妇在检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注意产前超声检查无需空腹)。
选择合适时间: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超声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检查时机。
憋尿要求:孕10周前经腹部超声检查建议适当喝水憋尿。对于子宫位置较深者,孕早期也可选择阴道超声检查,无需充盈膀胱,且图像较经腹检查更加清晰。
超声检查的主要内容与解读
超声检查是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及附属物情况的重要检查手段。
常规检查:超声检查主要测胎儿头围及双顶径、腹围、股骨长,评估生长发育,监测羊水量脐及血流情况,核实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反映宫内营养和生长速度。
NT检查: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可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NT值超标则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大,建议做产前诊断。
排畸检查:大排畸检查,主要是筛查出国家卫健委规定的六种致死性畸形:无脑儿、严重的脑膨出、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严重的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小排畸则是筛查出孕晚期出现的胎儿结构异常或胎儿附属物异常。
胎盘与羊水:超声检查了解胎盘位置、厚度及羊水情况,评估胎盘成熟度,反映胎儿宫内环境,对预测分娩和评估胎儿安危很重要。
超声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与后续行动
超声检查后,注意事项和后续行动:
理解结果:超声检查的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以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异常情况处理:若出现腹痛、胎动异常、阴道出血、阴道流液等或其他需要急诊的情况,孕妇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监测或治疗。
心理准备:孕妇遇异常结果应冷静乐观,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和治疗,以减轻心理负担。
定期产检:孕期超声检查是产检一部分,孕妇应按时产检,保障母婴健康。
常见疑问与误区解答
关于孕期超声检查,孕妇们常常存在一些疑问和误区:
三维/四维超声的必要性:三维/四维超声提供立体清晰胎儿图像,二维超声分辨率高,是胎儿畸形筛查首选方法。三维、四维技术是二维超声技术的辅助检查。即二维超声可显示胎儿身体内部结构,而三维、四维就像拍摄照片,无法显示内部结构是否异常。
超声对胎儿的影响:超声技术对胎儿是安全的。但医疗检查需适度,孕妇应遵医嘱检查。
胎盘老化:胎盘老化是功能减退的过程,与补钙无关。胎盘老化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定期超声检查并遵医嘱补充营养。
孕期超声检查非常重要,能保障母婴健康,孕妇应了解超声检查的重要性、检查时间的安排、准备事项、结果解读及后续行动,消除孕期疑虑,配合医生建议,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