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2月2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骨质疏松,补钙就够? - 数字报刊系统 脑血管病的防治方法 骨质疏松,补钙就够?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与预防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秘籍:稳中求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质疏松,补钙就够?

作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陆慧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然而,许多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唯一方法。本文将通过介绍骨质疏松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帮助大家全面了解骨质疏松,并强调仅靠补钙是不足够的。

 

骨质疏松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骨质疏松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失衡、缺乏运动等。其中,遗传因素是骨质疏松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此外,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降低,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除了年龄和性别等不可控因素外,一些可控因素如营养不良、缺乏运动、长期卧床等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诊断与评估

 

骨质疏松的诊断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骨密度检测:这是评估骨骼健康状况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可以测量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和密度。

 

2. 临床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史和家族史,并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

 

4. 骨折风险评估:通过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如FRAX工具)可以预测患者未来发生骨折的风险。

 

通过以上综合评估,医生可以确定骨质疏松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和骨折危险性评估来确定的,仅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准确诊断骨质疏松症。因此,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自己骨骼健康的疑虑,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评估。

 

骨质疏松的治疗与管理

 

骨质疏松的治疗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维生素D、抗骨吸收药物、降钙素等相关药物,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2. 饮食治疗:患者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建议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有助于钙的吸收。

 

3. 运动治疗: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性,降低跌倒的风险。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骨折的风险。

 

4. 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卧床。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防晒和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

 

5. 预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因此应采取措施预防跌倒,如保持家居环境整洁、穿着合适的鞋子、使用防滑地毯等。

 

6. 定期检查和随访: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骨折风险评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骨质疏松的治疗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骨质疏松的发展,降低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学补钙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作用

 

钙是骨骼健康的关键,但单纯补钙不足够,需配合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它会导致钙无法有效沉积在骨骼上。适量运动也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过度运动反而会损害骨骼健康,应适度。另外,在补钙过程中,要注意钙的摄入量及来源,避免过量导致便秘、肾结石等问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合理饮食、不吸烟、限制饮酒,保持乐观心态,以维持骨骼健康。

 

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与预防意识

 

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和预防意识是关键。首先,加强科普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传播骨质疏松的基本知识、成因及预防方法,提升大众对此疾病的认知。社区和医疗机构也应发挥作用,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家庭成员需关注家中老人的骨骼健康,鼓励他们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测。特别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更应提高警惕。只有提高公众意识,才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