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2月2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 数字报刊系统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高压锅” 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作者: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苗家园

 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通常在婴儿或幼儿中出现。这种疾病是由于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管的缺陷突出到腹膜腔外而形成的。虽然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已经相当成熟,但是预防胜于治疗,家长们应该了解并采取措施来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在婴儿或幼儿中出现。它是由于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管的缺陷突出到腹膜腔外而形成的。腹股沟斜疝的疝囊通常会沿着腹股沟管深入阴囊,导致阴囊肿大。这种疾病的症状通常在患儿哭闹、运动或站立时加重,而在平卧时减轻。

 

 腹股沟斜疝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腹膜鞘突在出生后尚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内器官或组织容易通过腹股沟管突出。此外,早产、低体重儿和家族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腹股沟斜疝的风险。

 

 一旦确诊为腹股沟斜疝,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年龄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对于较小的疝囊,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等待,因为有些患儿的疝囊可能会自行闭合。对于较大的疝囊或症状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和修补术等。

 

 腹股沟斜疝的危害

 

 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小儿外科疾病,由于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管的缺陷突出到腹膜腔外,对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以下是腹股沟斜疝可能带来的危害:

 

 肠道粘连:疝囊的反复突出和回纳可能导致肠道粘连,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肠道粘连可能会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肠梗阻或绞窄性疝:如果突出物无法回纳,可能会造成肠梗阻或绞窄性疝。肠梗阻或绞窄性疝会导致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肠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睾丸发育不良或子宫附件发育不良:长期存在腹股沟斜疝还可能影响睾丸或子宫附件的正常发育,导致发育不良等问题。这可能对患儿的生育能力和性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腹股沟斜疝可能对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家长和医生应该重视腹股沟斜疝的预防和治疗,及早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降低风险并保护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腹股沟斜疝的预防措施

 

 预防腹股沟斜疝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喂养:

 家长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过度喂养会使孩子哭闹、咳嗽等动作增多,增加腹腔压力,诱发腹股沟斜疝。同时,母乳喂养的孩子应尽可能保持母乳充足,避免孩子因饥饿而哭闹。如果需要添加辅食,应逐步引入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腔压力。

 

 健康的生活习惯: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同时,避免孩子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特别是蹦床、滑梯等容易增加腹腔压力的活动。在孩子活动时,家长应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定期检查:

 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特别是新生儿筛查和儿童保健检查。医生会检查孩子的腹部和生殖器官,及早发现并干预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如腹痛、呕吐、腹胀等,应及时就医。

 

 避免过早剧烈运动:

 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过早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这不仅会增加腹腔压力,诱发腹股沟斜疝,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强度。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如果孩子存在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治疗。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腹腔压力,诱发腹股沟斜疝。同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腹股沟斜疝的发生率,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结

 

 预防腹股沟斜疝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了解腹股沟斜疝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全面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实施,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希望每位家长都能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儿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成长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