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西医结合防治痛风 - 数字报刊系统 中西医结合防治痛风 儿童、老人与孕妇用药须知 帕金森病不只是颤抖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医结合防治痛风

作者:贺州市钟山县人民医院 钟宝江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尿酸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痛风患者在发病时,常常会遭受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等困扰,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为了有效地防治痛风,我们提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以实现对尿酸水平的良好控制,并缓解疼痛等症状。

 

痛风的基本知识

1.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在关节处积聚并引发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痛风常常在夜间发作,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痛风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2.痛风的病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二是尿酸排泄不足。在饮食方面,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此外,一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以及一些药物等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3.痛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等。在诊断痛风时,医生通常会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尿酸水平。同时,医生也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中医祛湿化瘀,预防痛风

在中医看来,痛风多由湿、热、瘀等因素引起。其中,湿邪是导致痛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湿邪侵入人体后,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瘀滞,从而引发疼痛。因此,中医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祛湿化瘀

1. 中药调理

中医治疗痛风常常采用利湿、排毒、化瘀的草药。例如,茯苓、猪苓、泽泻等具有利湿排毒的功效,红花、川芎、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这些草药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2.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瑰宝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痛风患者,可以选择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以缓解疼痛。

3. 食疗

食疗是中医治疗痛风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一些具有祛湿排酸作用的食材,如冬瓜、薏米、鲫鱼等,可以用来煮汤或炖菜。此外,绿茶、菊花、金银花等也有助于清热解毒、利尿排湿。

 

西医对痛风的认识与治疗

1.西医认为痛风的主要病因是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因此,西医治疗痛风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尿酸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呤醇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等。

2.在急性发作期,西医通常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来缓解疼痛和炎症症状。在慢性期,西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实现尿酸水平的长期控制。

3.除了药物治疗外,西医还会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等。对于一些特定的痛风患者,如存在肾脏疾病或肝脏疾病的患者,西医还会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优势与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具有协同作用和互补优势。中医通过祛湿化瘀的方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症状,同时调节患者的整体机能;西医通过降尿酸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尿酸水平,从而防止痛风的发作。

1. 急性发作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发作期,中医可以使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症状;西医则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2. 慢性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期,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和脏腑功能来达到预防痛风发作的目的;西医则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来控制尿酸水平,从而防止痛风的发作。

3. 针对病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对痛风的不同病因,如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不足等,西医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中医则可以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选用具有相应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痛风的预防与保健

1. 合理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适量摄入低嘌呤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2. 适量运动: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尿酸的排泄。但是,剧烈运动可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因此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尿酸代谢的负担,因此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痛风。

4.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痛风发作。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