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慢阻肺患者家庭护理小常识 - 数字报刊系统 慢阻肺患者家庭护理小常识 中医带您认识眩晕 冠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抗体是怎么帮助我们对抗病毒的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阻肺患者家庭护理小常识

作者:南宁市隆安县人民医院 石丽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医院的治疗和管理,家庭护理同样重要。合理的家庭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病情的进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家庭护理的小常识。

环境管理:

环境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清新、湿润的空气有助于减轻气道的刺激和炎症,进而降低呼吸困难的风险。以下是具体的环境管理建议:

空气质量:

(1)清新空气: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有效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浓度。

(2)空气净化器:在高污染的日子或者有限的通风条件下,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帮助过滤室内的微粒物、尘埃和其他有害物质。

(3)避免使用香烟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香烛、烟雾、喷雾剂等,它们都可能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

湿度控制:

(1)湿度监测:使用湿度计监测室内湿度,理想的室内湿度一般在40%-60%之间。

(2)加湿器的正确使用:在干燥的天气里,使用加湿器可以帮助增加室内湿度,但要确保加湿器的清洁,防止细菌和霉菌生长。

室温调节:

(1)保持适宜温度: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18°C到24°C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

(2)穿着适当:根据室温和体感调整衣物的多少,避免出汗过多或感到冷。

(3)避免直吹:避免空调或电风扇直接吹向身体,尤其是颈部和胸部。

营养与饮食:

适当的饮食可以帮助慢阻肺患者维持体重,提供足够的能量,并减少症状。

(1)高蛋白、低脂肪:鸡胸肉、鱼、牛奶、鸡蛋和大豆制品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同时,尽量选择橄榄油、坚果等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2)限盐饮食:过多的盐摄入会增加血压,导致水肿。可以选择低盐或无盐的食品,并尝试使用香料和草药来调味,如蒜、姜、香菜等。

(3)避免刺激性食物: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咳嗽和黏痰。建议选择清淡的食物,并减少对辣椒、胡椒和大蒜的使用。

日常锻炼: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适当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有助于改善气短和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日常锻炼的具体建议:

有氧运动:

(1)散步:是最简单、最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步行30分钟,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时间和距离。

(2)慢跑: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可以尝试慢跑。开始时可以交替行走和慢跑,随着体力的增加逐渐增加慢跑的时间。

(3)家务活动: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等日常家务活动也可以视为一种锻炼。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活动量,还能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感。

呼吸锻炼:

(1)腹式呼吸:通过强化膈肌的工作,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呼吸,增加每次呼吸的深度。具体操作方法如前所述。

(2)唇呼吸: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呼吸节奏,确保气道在呼气过程中保持开放,从而提高呼吸效率。

药物管理:

对于许多慢阻肺患者来说,药物是帮助他们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以下是关于药物管理的建议:

按时服药:

(1)设置提醒:为了确保不忘记服药,可以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设置定时提醒。

(2)记录药物:建议使用日记或应用程序记录每次服药的时间,以及任何与药物相关的症状或副作用。

避免药物过敏:

(1)了解药物成分:在开始服用新药之前,了解其成分和可能的副作用,以减少过敏风险。

(2)及时联系医生:如果出现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适或异常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心跳过速等,应立即停药并联系医生。

心理护理:

慢阻肺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针对心理护理的具体建议:

提供心理支持:

(1)交流与倾听: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医疗团队成员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担忧,提供一个非判断性的听众,使其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2)参与支持团体:许多地方都有慢阻肺患者的支持团体,这样的团体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与同伴分享经验和获取建议的平台。

避免负面情绪:

(1)认知行为疗法:对于经常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并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2)放松技巧:教授患者如冥想、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的压力。

家庭是患者的最初也是最后的庇护所。对于慢阻肺患者,家庭护理不仅仅是治疗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人的关心和正确的护理方法,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