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什么?
冠心病,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是我们冠心病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糖尿病和血脂的异常,这三高,实际上我们叫沉默的杀手。
其中,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对于机体的损伤较大,应及时进行治疗。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就是年龄和性别,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女性在绝经期之后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这个年龄和性别是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二就是血脂的异常,脂质代谢的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硬化,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被认为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针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基石。三就是高血压,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血压的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血压正常人的3-4倍。四是吸烟,与不吸烟的人群相比,吸烟患者的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增高了2-6倍,而且和每日吸烟的支数是成正比的。五就是糖尿病,糖尿病的患者较非糖尿病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出数倍,而且病变进展是非常迅速的,病变非常弥漫。除了上述的这些危险因素之外,冠心病常见的原因还包括肥胖、家族遗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性格急躁等,上述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冠脉内皮的损伤以及动脉脂质斑块的形成,进而导致管腔的狭窄和功能的障碍,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冠心病的症状?
根据不同的类型症状也有所不同: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明显的焦虑,持续三到五分钟,常发射到左侧、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背,多由用力、情绪激动、受凉、饱餐等诱发,又称为劳力性心绞痛,在休息和含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2、心肌梗死型,症状较心绞痛更为剧烈,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濒死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可能有广泛冠状动脉堵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人发生心梗,也没有明显感受,随着病情进展,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如气急、水肿、乏力等。
冠心病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西红柿、哈密瓜等,但要避免吃高脂肪、高油腻的食物,比如肥肉、油条、炸鸡等。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防止血小板聚集,也可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去正规医院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可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日常护理工作,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
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等方面预防。
1、饮食调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者闭塞所引起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血脂异常、长期吸烟酗酒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理,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避免吃油腻、高胆固醇、高糖的食物,比如肥肉、蛋糕、奶茶等,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猕猴桃、油麦菜等,这些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一般不会加重病情。
2、适当运动
患者可以结合身体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
3、戒烟戒酒
烟草中含有比较多的有害物质,比如尼古丁、焦油等,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而酒精会损伤肝脏细胞,容易导致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因此要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等方面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