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尽管医学技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顺产的概率仍然不能百分百的避免,这种情况下,为了帮助孕妈们顺利产下宝宝,剖宫产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术中和术后产生的疼痛让人苦不堪言,这时候就需要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来让孕妈们舒适的度过这一时期。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剖宫产麻醉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剖宫产麻醉前准备
首先,剖宫产需要孕妇、家属、产科医生、麻醉医生共同参与进来,手术之前孕妇需要遵医嘱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B超、胎心监测、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凝血功能等,了解胎儿及孕妇身体状况从而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如果是择期的剖宫产,为避免孕妈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一般建议产妇在手术前6-8个小时内禁止吃食物,以防止胃内食物反流引起气道误吸的危险,急诊的剖宫产除外。手术前产科医生会与家属和孕妇详细讲解手术的经过及风险,麻醉医生则会和家属及孕妈们详细讲解剖宫产麻醉的经过及风险,并签好知情同意书。
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
剖宫产的麻醉有区别于其他手术的麻醉,因为未出生的胎儿无法进行自主呼吸,选择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要满足镇痛、肌肉松弛(方便手术取出胎儿),保障孕妇的安全,还要尽量避免对胎儿产生呼吸抑制,并且不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常用的麻醉方式有椎管内麻醉(通常说的半麻)、全麻、局麻。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又分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两种(两种联合应用的则称腰硬联合麻醉),是最常用的剖宫产麻醉方式,其安全有效性高,麻醉成功后孕妇腹部以下会产生麻木,感觉和运动功能消失,人保持清醒却感觉不到疼痛,并能参与到生产过程,能听到宝宝出生的的啼哭,能第一眼看见宝宝,增进母婴情感。一般麻醉会持续4-6小时,镇痛效果切确,还能为术后实施镇痛,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剖宫产麻醉方法。
全麻
全麻一般剖宫产中应用的相对较少,只有部分产科急诊,如紧急胎儿窘迫、预计生产过程会大出血、孕妇腰椎畸形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无法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情况下会采取全麻。全麻是将麻醉药物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抑制中枢神经,使孕妇意识感觉消失达到无痛、肌肉松弛的一种方法。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物,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排出体外,孕妇会慢慢清醒。全麻一般是在紧急抢救生命时采用的方法,因为全麻药大多数会经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进而使宝宝产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所以要求手术医生尽量在五分钟内取出胎儿。
局麻
现代医学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局麻下进行剖宫产的情况已经很少很少。局麻只是在切口处注射局麻药,产生的镇痛效果不佳,达不到肌肉松弛的效果,并且无法抑制内脏牵拉刺激,局麻只有在发生胎儿窘迫,并且麻醉医生未到达或者情况紧急,需要争分夺秒的把胎儿取出时才采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剖宫产术后镇痛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发生机制来源于组织的直接创伤、后续炎症反应和宫缩导致的内脏痛。剖宫产的术后疼痛显著高于阴道分娩,完善剖宫产术后镇痛管理非常必要,这有助于产后泌乳和快速康复。所以在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根据孕产妇的情况以及手术时的麻醉方式进行镇痛泵的配置。主要有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两种方法,此外还可以联合切口的局部浸润麻醉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剖宫产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目前剖宫产手术中无论采用椎管麻醉还是全麻,都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在剖宫产麻醉手术中和手术后产妇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椎管内麻醉过程中,容易引发产妇低血压、胸闷、气短、恶心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过重造成的,当出现这种症状时,不需要太担心,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会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减轻这种症状。在剖宫产打麻药后还会引起一些如头晕、眼花、喉咙干涩等副作用,这些症状会在产后两天内慢慢的消失。
目前剖宫产技术以及剖宫产麻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孕产妇不用过多担心。在生产前孕妇可以提前了解剖宫产麻醉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种利弊,做好准备工作,降低对剖宫产和剖宫产麻醉的恐惧。同时在剖宫产麻醉时候要配合医生,避免手术中出现问题,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