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妇科炎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膀胱癌早期有哪些迹象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艾灸养生,呼吸道健康无忧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作者:岑溪市人民医院 李莉

国相关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达到10.8%,也就是说大约10个人中有一个人患有肾脏疾病。我们的身体中有两个肾脏,形似“小蚕豆”,他主要起到排毒的功效,像我们身体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一些有害物质、药物等都会被肾脏代谢,然后肾脏过滤血液将废物、过多的水平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肾脏还具有调节的作用,可维持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如果我们的肾脏出现了损伤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钾等一系列异常症状,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临床调查,全世界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患者大约有几百万例,而血液透析也被称为“人工肾”,很多肾病患者发展到晚期的时候,肾脏出现衰竭,几乎不能够正常工作或者说几乎都停止工作,不能够将多余的水分、毒素有效的排斥,血液透析代替肾脏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毒素等物质进行清除。但是血液透析也会存在很多并发症,临床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看看!

 

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应该如何预防呢?

低血压

在临床上低血压是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属于急性并发症,当患者的血压不足90/50mmHg时候患者会出现打哈欠、胸闷、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冷汗等多种症状,还有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当患者在发生低血压风险的时候需要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引起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有:患者机体脱水过多或者过快患者机体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贫血或者低蛋白血症;患者机体心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收缩力下降;患者机体自主神经功能发生异常。

预防:在患者进行透析的过程中,机体的体重不能够猛地增长,最好将体重控制在3%-5%,如果患者的体重增长过多,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透析的时候或者次数,保持机体的稳定。对于透析患者需要加强机体营养水平,如果患者机体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需要进行及时纠正。医护人员为患者使用低温透析,并设定适宜温度,温度为35-36℃最为合适。当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时候,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滴注生理盐水,并停止透析,如果患者总是发生低血压,需要在透析当天不吃降压药或者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透析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血透过程中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在重症患者身上更为多见或者第一次进行透析患者,或者刚开始没经过几次的透析患者等情况可能会发生该种并发症,一般在透析过程中或者透析完后24小时~48小时发生。较为轻症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抽搐、嗜睡等症状;一些特别严重的患者精神可能会出现异常、惊厥、昏迷等严重的症状。

预防:根据患者病情医生调整透析的时长,或者增加透析次数,或者使用透析面积小的透析器,将血流量减慢;如果患者是第一次透析可将首次时间设立为两小时,随后缓慢增加透析时长;对一些高危人群可以降低透析血容量、透析液流量;还可以在患者透析的过程中为患者注射碳酸氢盐透析液,若糖尿病患者可使用含糖透析液,预防低血糖;如果患者情况较为严重适当使用镇静剂或者立即停止透析。

心血管并发症

在各种并发症中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胸闷、水肿、发绀、咯血等症状。

预防: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对患者机体的干体重进行评估并及时作出调整,每次透析之间的体重最好不能够超过2.5%-5.0%。对一些存在贫血的患者需要及时纠正贫血。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盐的摄入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烟酒进行限制,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情况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肌肉痉挛

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会发生肌肉痉挛,通常会在小腿处、腹部、腰部等部位发生痉挛,往往带来的疼痛感是患者不能够忍受的,被迫停止透析导致不能够进行充分透析。一般引起的原因与这些因素有关:当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超滤过快、过多的时候,容易导致机体的循环发生异常,导致肢体血管出现收缩的情况,导致肌肉缺血从而引发痉挛。部分患者过多脱水与其体重不合理有关。患者机体钠浓度低于135mmol/L的时候容易发生痉挛,像患有低钙血症的患者也容易引发抽搐。

预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之间的体重不能够增长太猛,最好能够稳定在3%-5%,对没有水肿、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提高体重,大约0.5千块。如果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发生痉挛,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按摩,还可以使用热敷缓解痉挛。

总结

当透析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发生以上并发症,不要惊慌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及时、合理的急救措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