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肾积水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 数字报刊系统 肾积水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关照 得了白内障为什么要定期做眼科检查 手术中为何需要麻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肾积水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作者: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 梁小绿

肾积水,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却是泌尿外科领域一个常见且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疾病。

当肾脏内部的尿液无法顺畅排出时,就会在肾盂肾盏内形成积聚,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肾积水。肾积水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对肾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肾积水究竟会对肾功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呢?本文从肾积水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为大家普及相关知识。

 

肾积水的成因

 

肾积水的成因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先天性的因素,也可以是后天性疾病或病理过程所导致。先天性因素包括输尿管狭窄、肾脏发育异常等,而后天性因素则主要包括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炎症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肾脏内部形成积水。

 

肾积水的症状

 

肾积水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或不适、腹部肿块以及尿液异常等。

腰部疼痛或不适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酸胀、钝痛或刀割样疼痛。腹部肿块则是在肾积水较为严重时出现,患者可以在腹部触摸到肿大的肾脏。

此外,尿液异常也是肾积水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

 

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肾积水会对肾实质产生压迫作用,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肾功能减退。随着肾积水的加重,肾功能损害也会逐渐加剧,甚至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其次,肾积水还可能引发感染,如肾盂肾炎等,这些感染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此外,长期肾积水还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使得患者不得不面临透析或肾移植等严重后果。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积水导致肾实质受压,使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影响到肾脏的排毒功能。

2.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肾积水还可能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

3. 肾功能指标异常:肾积水患者在肾功能检查时,通常会发现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反映了肾功能的受损程度。

 

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肾积水的诊断

 

肾积水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医学检查和评估。医生会询问病史,了解潜在疾病或情况。常用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直观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及积水程度;CT扫描,提供肾脏结构信息,确定梗阻位置和原因;MRI,对特定情况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肾功能测试,评估肾功能,如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尿路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尿路通畅情况,确定梗阻位置。这些检查共同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肾积水。

 

肾积水的治疗

 

肾积水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梗阻的原因、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治疗的目标通常是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并防止感染。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肾积水或某些特定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可能包括利尿剂、抗生素等,以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和防止感染。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肾积水或梗阻原因明确的情况,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法可能包括肾盂成形术、输尿管再植术、结石取出术等,具体取决于梗阻的位置和原因。

3. 局部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局部处理方法,如放置支架、球囊扩张等,以缓解梗阻。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治疗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改善肾功能和缓解症状。

 

肾积水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肾积水的关键在于定期体检和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肾积水的疾病。对于已经患有肾积水的患者来说,日常护理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等,以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2. 饮食调整: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盐、高脂食物,以降低肾脏负担。

3.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4.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肾积水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对肾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对肾积水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其危害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我们呼吁广大民众关注肾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确保肾脏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