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关照 - 数字报刊系统 肾积水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关照 得了白内障为什么要定期做眼科检查 手术中为何需要麻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关照

作者: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姗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先心病患儿在出生时就可能携带这种缺陷,给他们的成长和生活带来诸多挑战。与一般儿童相比,先心病患儿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和社会关爱。本文详细介绍先心病患儿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

 

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

定义与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及大血管形成障碍导致的解剖结构异常。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先心病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

1.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1) 房间隔缺损:左右心房间的间隔出现孔洞,导致左右心房的血液混合

(2) 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室之间的间隔出现孔洞,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 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导管未正常关闭,导致血液异常分流。

(4) 法洛四联症: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等症状。

2.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与体征:

(1) 症状: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乏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2) 体征:心脏杂音、紫绀、杵状指/趾、肝肿大等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关照

1.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给予患儿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减轻心脏负担。

(2) 运动与休息: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而充分的休息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避免疲劳。

(3)预防感染:先心病患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应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药物治疗与护理:

(1)按时服药:先心病患儿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或缓解症状。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药,确保患儿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

(2)观察药物反应:服用药物后,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定期进行血液检测,监测药物浓度和疗效。

(3)定期复查与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带患儿去医院进行复查,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生长发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3.心理支持与关怀:

(1)家庭支持:家庭是患儿最主要的情感依托和支持来源。家长应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时,家长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将焦虑和压力传递给患儿。

(2)社会关爱与教育:社会各界应关注先心病患儿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学校和社区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先心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此外,鼓励先心病患儿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3)患儿心理疏导与干预:先心病患儿可能会面临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家长和医生应注意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预防先天性心脏病

1. 孕期保健的重要性:

(1) 合理膳食与营养补充: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对胎儿造成伤害。

(2)  避免孕期感染与药物滥用:孕期感染某些病毒或滥用药物可能增加胎儿患先心病的风险。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

(3) 控制孕期体重与血糖水平:孕期过重或血糖异常可能增加胎儿患先心病的风险。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运动,控制体重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2. 产前筛查与诊断:

(1) 产前筛查项目与流程:孕妇在孕期应接受产前筛查,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清学筛查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胎儿是否存在先心病的风险。

(2) 产前诊断的意义与局限性: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并为家庭提供决策依据。然而,产前诊断并非100%准确,且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风险。
   3.新生儿筛查与干预:

(1)新生儿筛查项目与流程:新生儿出生后,应接受先心病筛查,通常通过心脏听诊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进行。

(2)早期干预与治疗的必要性:对于确诊的先心病患儿,早期干预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