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1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新生儿惊厥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 数字报刊系统 手术室护理中感染控制的措施 新生儿惊厥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干眼症如何缓解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对策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儿惊厥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作者:贺州市人民医院 黄文娟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或抽搐。这些症状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惊厥的发生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应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普及新生儿惊厥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新生儿惊厥。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新生儿惊厥是指发生在出生后28天内的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新生儿惊厥的发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肢体抽动、面部肌肉抽搐、眼球震颤等,同时可能伴随意识丧失。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后新生儿可能恢复正常或进入睡眠状态。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会引发脑部炎症,导致惊厥发生。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钙血症,则可能因电解质失衡而触发惊厥。

 

此外,脑部疾病如脑发育不良、脑损伤等结构异常也是惊厥的常见原因。不可忽视的是,遗传因素和药物或毒物中毒同样可能导致新生儿惊厥。因此,对于新生儿惊厥的预防和应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何早期识别新生儿惊厥

 

早期识别新生儿惊厥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变化和注意异常体征的出现来识别惊厥。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新生儿的行为变化:新生儿惊厥时可能出现突然的眼神呆滞、肢体抽动或面部表情异常等。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注意异常体征的出现:新生儿惊厥可能伴随意识丧失、呼吸暂停或皮肤青紫等体征。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学会识别这些异常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惊厥。

 

学会区分正常生理现象与惊厥:新生儿在睡眠中可能出现肢体抖动、眼球震颤等生理现象,这些现象与惊厥相似但并非惊厥。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学会区分这些生理现象与惊厥,避免误判和过度焦虑。

 

 

应对新生儿惊厥的措施

 

面对新生儿惊厥,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冷静,确保新生儿安全:在新生儿惊厥发作时,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同时,要确保新生儿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受伤或窒息等意外情况发生。

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一旦发现新生儿惊厥,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保持与新生儿的沟通,安抚其情绪并观察病情变化。

不要试图自行处理或用药:家长和医护人员应避免自行处理或给新生儿用药。惊厥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自行处理或用药可能导致误诊、误治或药物副作用等不良后果。

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氧疗、降温等。

 

预防与日常护理建议

 

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和减轻其症状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与日常护理建议: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惊厥的潜在疾病。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惊厥的诱因: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注意避免让新生儿接触可能导致惊厥的诱因,如感染、代谢紊乱等。在新生儿的生活环境中要保持清洁卫生并避免过度刺激和噪音等不利因素。

学会新生儿日常护理技巧:正确的日常护理技巧可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新生儿并减少惊厥的发生。例如保持新生儿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过度包裹或束缚等。

提高家长对惊厥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家长是新生儿的主要照顾者之一,提高他们对惊厥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对于预防和处理惊厥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识别和及时应对对于保护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家长和医护人员已经对新生儿惊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关注新生儿的行为变化和异常体征的出现,学会区分正常生理现象与惊厥,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通过预防和日常护理建议的落实,我们可以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生风险并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