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1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救治 - 数字报刊系统 HPV疫苗:宫颈健康的守护者 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救治 为什么有些药品医院才能买到? 乳腺癌预防:中医养生与生活建议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救治

作者:灵川县人民医院 蒋艳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它常常导致突然出现的肢体瘫痪、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然而,脑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突发性和快速进展,因此,及时识别脑卒中的症状并进行救治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大家了解如何识别和救治急性脑卒中。

 

脑卒中的症状识别

 

脑卒中的症状识别至关重要,因为它能迅速指导我们采取急救措施。现在,我们采用更为精确的BEFAST评分法进行判断:B代表平衡,E代表眼睛,F代表面部,A代表手臂,S代表言语,而最后的T则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当发现身体平衡失调,眼睛视力模糊,面部出现不对称,手臂无力或麻木,言语表达困难时,这些都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BEFAST评分法不仅帮助我们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症状,更强调了时间因素在救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一旦发现这些症状,我们必须立即行动,争分夺秒,因为脑卒中的救治效果与时间窗口密切相关。请记住,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损伤,提高康复机会。所以,当BEFAST评分法中的任何一项出现异常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急性脑卒中的初步救治措施

 

在发现脑卒中的症状后,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因为及时的救治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过度惊慌可能会加剧患者的病情。一旦冷静下来,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医疗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尽量让患者平躺,并将头部稍微抬高。这样做可以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避免因误吸或窒息而加重病情。

此外,绝对不能给患者喝水或进食,以免引发呛咳或窒息。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在医生赶到之前,应记录并报告患者的血压情况。这样做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准确的救治方案。在整个过程中,保持镇定和迅速反应是关键,以便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救治机会。

 

除了拨打急救电话外,如果情况允许,你可以尝试以下在家中进行初步自救的措施:

 

1.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过多的搬动和摇晃,以免加重病情。

2. 如果患者有呕吐症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自然流出,避免误吸。

3.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或窒息的危险,可以尝试轻拍其背部帮助排痰。

4.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体温稳定,避免过冷或过热。

5. 如果患者有癫痫发作的风险,可以将其周围的锐利物品移开,防止受伤。

 

预防脑卒中的注意事项

1.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的蛋白质,如鱼、鸡胸肉、豆腐等,同时要控制盐、糖、油的摄入量,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

 

2.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过度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体重过轻则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比例来控制体重。

 

3.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提升身体抵抗力。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车等,以维护健康并预防脑卒中。

 

4.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为降低脑卒中风险,应积极治疗和控制这些疾病,并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确保病情稳定。通过良好的疾病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

 

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务必戒烟限酒。已有烟酒习惯的人,应逐步减少摄入量,最终达到戒烟限酒的目标。通过这些健康行为,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和其他相关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6. 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学会释放压力和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重视心理健康,共同守护大脑健康。

 

结语

 

我们可以了解到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救治对于脑卒中的防治非常重要。掌握脑卒中的症状和初步救治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病情。同时,预防脑卒中也需要我们注意健康生活习惯和慢性疾病的控制等方面。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脑卒中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