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牙齿矫正,不仅是为了美观 中西医结合为皮肤伤口愈合提供支持和保障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方法 如何预防和治疗血管堵塞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方法

作者: 柳州市鹿寨县妇幼保健院 刘佳


新生儿是家庭中最为珍贵的存在,他们的健康与成长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然而,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鹅口疮就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宝宝带来不适和疼痛。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新生儿鹅口疮,本文详细介绍鹅口疮的症状识别、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症状识别

 

新生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这些斑块可能呈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覆盖在宝宝的舌头、牙龈、颊部等部位。这些白色斑块看起来像一层厚厚的白膜,不易被擦拭掉。除了口腔黏膜的变化,宝宝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哭闹不安:由于口腔黏膜的不适和疼痛,宝宝可能会表现出持续的哭闹和不安。

2. 食欲不振:鹅口疮会导致宝宝口腔疼痛,从而影响宝宝的食欲,使宝宝不愿意进食。

3. 哺乳困难: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鹅口疮可能会使宝宝吸吮乳头时感到疼痛,导致哺乳困难。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家长们应及时观察宝宝的口腔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护理方法

 

1. 口腔清洁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是预防和治疗鹅口疮的重要措施之一。家长们可以在每次哺乳或进食后,用干净的棉签蘸取温开水或淡盐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注意选用柔软的棉质棉签,避免使用粗糙的或硬质的棉签,以免伤害宝宝的口腔黏膜。同时,要注意清洁宝宝的舌头和牙龈,确保口腔内无残留食物或奶渍。

 

2. 饮食调整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在哺乳前后要清洗乳房,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这样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降低宝宝患鹅口疮的风险。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家长们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将奶瓶、奶嘴放入开水中煮沸5-10分钟进行消毒,或者使用专门的奶瓶消毒器进行消毒。此外,家长们还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给宝宝喂食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3.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鹅口疮的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家长们要按照医嘱给宝宝使用药物,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增强免疫力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家长们要注意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提高宝宝的抵抗力。首先,要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及时添加辅食,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其次,要适当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增强宝宝的体质。最后,要避免宝宝接触感染源,如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或物品。

 

5. 注意事项

在护理鹅口疮宝宝的过程中,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给宝宝治疗鹅口疮,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其次,要避免宝宝将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以免感染白色念珠菌。最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口腔情况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预防措施

 

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每次哺乳或进食后都要进行口腔清洁工作,用干净的棉签或纱布蘸取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和牙龈。同时要注意清洁宝宝的舌头和颊部等部位,确保口腔内无残留食物或奶渍。

2. 定期消毒宝宝的用品:宝宝的衣物、玩具、奶瓶、奶嘴等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可以使用开水煮沸或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3.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宝宝接触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物品或人。如患有鹅口疮的人应避免与宝宝亲密接触或共用餐具等物品。

4. 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及时添加辅食,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适当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宝宝的体质和抵抗力。

5. 积极治疗已感染者:如果宝宝已经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并出现鹅口疮的症状,家长们要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同时要避免传染给其他宝宝或家庭成员。

 

结语

 

新生儿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只要家长们掌握了正确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鹅口疮。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宝宝口腔清洁、调整饮食、使用药物治疗、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预防措施,相信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