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度、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从中医角度出发,普通感冒的发生与风邪入侵机体有关,感冒后会出现鼻塞、喷嚏和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症状较重者有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普通感冒的持续时间为3~7天,其中体虚人群患感冒的概率较高。现阶段,很多患者在感冒后多会选择中成药,但是在药物使用期间会出现滥用、错用等不合理现象,对感冒康复不利。本文就围绕中成药合理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风寒感冒
这一感冒的特点是受到风寒侵袭,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周身关节酸痛等症状。针对这一类型的感冒,主要以“辛温解表”为要点合理应用中成药。具体药物包括:
(1)感冒清热颗粒(胶囊、软胶囊、口服液):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状。这一药物由荆芥穗,还有柴胡以及紫苏叶等组成,有着副作用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以很好的缓解发热和咳嗽、流鼻清涕、咽干咽痒等症状。
(2)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白痰等症状。
(3)正柴胡饮颗粒:表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以及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候者。
风热感冒
这一类型的感冒是因受风热邪气侵袭,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还有流黄涕、头痛以及口渴等症状。针对这一类型的感冒主要以“辛凉解表”为要点,可以采用以下中成药:
(1)银翘解毒丸(胶囊、软胶囊、颗粒、片、合剂):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状。
(2)双黄连口服液(颗粒、胶囊、软胶囊、合剂、糖浆、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3)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
暑湿感冒
这一类型的感冒是因受暑湿邪气侵袭,出现发热、乏力、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针对这一类型的感冒需要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为要点,可以使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种:
(1)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痛泄泻等,药物组成有枳壳、桔梗、茯苓、甘草、山楂、厚朴、扁豆、谷芽、神曲、木瓜等
(2)十滴水(口服液、软胶囊、胶丸)):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润燥止咳,适用于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药物组成有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乙醇等。
(3)藿香正气水(口服液、合剂、颗粒、软胶囊、胶囊、滴丸、片):解表化湿,和中消暑,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重、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气虚感冒
这一感冒是因气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常伴有疲乏无力、食欲差等症状。针对这一类型的感冒其治疗要点“为益气解表”,可以使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种:
(1)参苏丸(胶囊、片):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等症状。
(2)玉屏风颗粒(胶囊、滴丸、口服液):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3)表虚感冒颗粒:散风解肌,和营退热,用于感冒风寒表虚症。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等症状。
普通感冒中成药的应用注意事项
1.辨明感冒类型
普通感冒在中医分为上述4种类型,相应的中成药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在药物的应用中要注意根据感冒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以保障治疗效果。
2.遵循用药指南
在使用中成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用法用量、禁忌等信息,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疗程服药,避免重复用药或超量服用。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要同时使用多种中成药,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成分叠加,增大副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需要在医生或者执业药师的指导下科学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总之,中医学认为,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型的外感疾病,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普通感冒使用中成药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用药注意事项,以确保疗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