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新生儿黄疸护理全攻略 - 数字报刊系统 羊水过多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新生儿黄疸护理全攻略 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小儿便秘的饮食调整策略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儿黄疸护理全攻略

作者: 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 向超花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等部位发黄。新生儿黄疸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周左右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治疗。虽然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但家长们仍需了解如何识别、护理和预防新生儿黄疸,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的识别

 

新生儿黄疸的识别主要通过观察宝宝皮肤的颜色变化。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皮肤应该是红润的,如果发现皮肤发黄,尤其是巩膜(白眼珠)发黄,就需要警惕新生儿黄疸。

 

此外,观察宝宝尿液的颜色也是判断黄疸严重程度的一个方法。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尿液颜色较淡,如果尿液颜色加深,也需要及时就医。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皮肤的颜色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蓝光照射宝宝的皮肤,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在光照治疗期间,家长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宝宝的眼部和生殖器的遮盖保护,避免造成损伤。同时,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

喂养护理:新生儿黄疸期间,家长要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排便排尿,降低胆红素水平。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鼓励母亲多饮水、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充足供应。同时要注意喂养姿势和方法,避免因喂养不当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秘,加重黄疸症状。

观察病情:在新生儿黄疸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体重、排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同时,要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心理支持: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引起家长们的焦虑和恐惧。医护人员应给予家长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指导,让他们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成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同时,家长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科学的治疗方法,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孕期保健:在孕期,孕妇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同时加强营养和保健,预防孕期并发症和感染。这样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姿势和方法。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比较均衡,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和健康成长。同时要注意宝宝的排便排尿情况,避免因消化不良引起便秘和肠道梗阻等问题。

新生儿护理: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和喂养,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期洗澡、更换尿布等可以预防皮肤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室内卫生管理,避免新生儿感染病原体。

预防感染: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感染有关。因此,预防感染也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家长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和交叉感染等问题。同时要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等预防保健措施。

 

 注意事项与误区

 

黄疸不等于肝炎:新生儿黄疸不一定是肝炎等疾病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现象。因此,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宝宝的黄疸症状会发展成肝炎等疾病。

不要过度治疗:在黄疸不严重的情况下,过度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或过度治疗。

不要忽视病理性黄疸: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严重程度过高,应及时就医诊治。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病理性黄疸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结语

 

新生儿黄疸是许多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识别方法、护理要点和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对宝宝健康的影响。作为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黄疸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喂养和预防感染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最后,家长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科学的治疗方法,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支持和护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