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手术后的疼痛管理 - 数字报刊系统 守护孩子呼吸健康:深入了解鼻窦炎的护理 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方法 手术后的疼痛管理 肌肉里的“针”功夫,护理来帮忙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术后的疼痛管理

作者: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梁家新

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症状,它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首先,术后疼痛会引起机体氧耗量增加,对缺血脏器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疼痛会导致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此外,术后疼痛还会导致膈神经兴奋,引起术后肺功能降低,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

同时,术后疼痛会引起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问题,也会给家属带来恐慌和无助的感觉。长期术后疼痛还会造成心理、精神改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后镇痛非常重要。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疼痛评估

 

准确评估病人术后的疼痛水平是围术期疼痛管理的基础。疼痛评估包括对疼痛强度的评估,对疼痛原因及可能并发的生命体征改变的评估,对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评估,病人满意度的评估等。

 

疼痛强度评分法

疼痛强度是急性疼痛最重要的评估之一,疼痛强度评分法如下: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一条病人面无任何标记,医师面为1-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病人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由医师确定其分值。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    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由病人指认,“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4以下为轻度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7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从睡眠中痛醒)。

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  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口述表达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由六张从微笑或幸福直至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象形图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老年人等交流困难、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病人,但易受情绪、文化、教育程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结合具体情况使用。

 

 

 

 

治疗效果的评估 

应定期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尤其应关注生命体征的改变和是否出现病人难以忍受的副作用,并据此作相应调整。在疼痛治疗结束后应由病人评估满意度。

 

评估原则包括:

评估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强度,只有运动时疼痛减轻才能保证病人术后躯体功能的最大恢复。

在疼痛未稳定控制时,应反复评估每次药物和治疗方法干预后的效果。原则上静脉给药后5-15分钟、口服用药后1小时,药物达最大作用时应评估治疗效果;对于病人自控镇痛的病人应该了解无效按压次数,是否寻求其它镇痛药物。

记录治疗效果,包括不良反应。

对突发的剧烈疼痛,尤其是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发热)应立即评估,并对可能的切口裂开、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情况做出及时诊断和治疗。

疼痛治疗结束时应由病人对医护人员处理疼痛的满意度及对整体疼痛处理的满意度分别做出评估。 

 

术后疼痛的管理和监测

 

急性疼痛管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其目标在于确保安全、持续、有效的镇痛,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优化病人的身心和生理状态。这一任务需要麻醉科、外科和护士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团队的主要工作包括治疗术后痛、评估镇痛效果、处理不良反应,以及普及疼痛评估和术后镇痛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合作,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是实现镇痛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应强调个体化治疗,疼痛治疗团队需要制定镇痛策略和方法,并确保其有效执行。团队成员需要密切监测设备功能,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制作表格记录术后镇痛方法、药物配方、给药情况、疼痛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也是重要的工作。

术后疼痛被确认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的“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术后疼痛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很大,但部分人仍存在误区,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需要忍耐,或者担心止痛药有副作用或影响刀口愈合。实际上,术后无需忍痛,可以积极进行疼痛干预。遵医嘱用药并不会导致药物成瘾,了解术后疼痛管理知识也有助于病人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实现更优质的术后恢复。

 

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关注术后疼痛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全流程疼痛诊疗服务,推进包括手术后病人在内的患者对无痛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医患同心协力,相信实现“治痛人”“天下无痛”的愿望指日可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