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以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激素变化、性活动频繁、药物因素、阴道刺激、卫生清洁不到位等都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类型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并且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那么,阴道炎的常见类型有哪些?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其发病原因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女人绕不开的难题——阴道炎的那些事儿,一起来看!
阴道炎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阴道炎的常见类型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也被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疾病;滴虫性阴道炎是比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女性群体的发病率可达10%至25%;据调查研究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且可反复发作;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常发于1至5岁幼女,通常情况下会合并外阴炎,其诱发与婴幼儿抵抗力下降、使用不洁衣物及毛巾等物品具有一定关联性。
阴道炎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均质状,为灰黄色或乳黄色,伴有鱼腥臭味,阴道分泌物的湿涂片中可检出经线索细胞。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阴道瘙痒明显,持续时间比较长,在夜间比较明显,部分患者外阴部位有灼伤感,排尿刺激痛或者性交痛。分泌物白色稠厚,呈现凝乳或豆渣样。
(3)萎缩性阴道炎。此种类型的阴道炎患者常表现为外阴灼热感、外阴不适、外阴瘙痒、性交痛等特点。阴道分泌物稀薄,呈现淡黄色,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呈现脓血性。
(4)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因患儿表达能力受限,外阴瘙痒时,患儿可表现为哭闹不停、烦躁不安或者用手抓挠外阴等,外阴可见脓性分泌物。
(5)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间接性或者直接性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合并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阴道分泌物稀薄脓性,呈灰黄色或者黄绿色,泡沫状且有异味。
(6)伴随症状。如果炎症波及尿道,患者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等,部分患者还可能感到下腹部不适感或者疼痛感。如果炎症波及生殖系统,患者将有子宫内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于妊娠期女性,如果未能接受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将极大增加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
阴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阴道炎的诱发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卫生清洁不到位或者过度清洁、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影响、药物作用等,具体如下。
(1)卫生清洁不到位。长时间不更换内裤、长期不清洁外阴部位或者清洁不到位,特别是在生理期期间,极易造成阴道病原微生物入侵感染,增加阴道炎的风险。
(2)刺激因素。使用刺激性的清洁产品,如泡泡浴、阴道喷雾剂或者阴道除臭剂等,频繁清洗外阴和阴道,会干扰阴道内的酸碱平衡,酸碱环境发生改变、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阴道炎。
(3)免疫力下降。久坐不动、缺乏身体锻炼、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等都可导致身体免疫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引导菌群失调,综合作用下便可能引起阴道炎。
(4)疾病因素。因为疾病糖尿病、贫血、身体炎症等,长期服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免疫抑制剂,将打破菌群的正常状态,身体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虫等微生物感染能力变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阴道炎的风险性。
(5)激素变化。绝经、更年期等使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从而增加阴道炎的可能性。
(6)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不规律作息、熬夜、吸烟、酗酒等都将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阴道炎的可能性。
(7)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阴道炎症。
总而言之,阴道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其诱发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卫生清洁、感染、疾病、激素变化、生活习惯等,患者临床表现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不适等为主要特征,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可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做好饮食和生活调节,提高定期妇科检查的重视程度,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能降低阴道炎诱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