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烧伤患者护理:减轻痛苦与预防感染 - 数字报刊系统 血常规检查:了解你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疝气修复:中医结合手术法 预防胃癌,你做对了吗? 烧伤患者护理:减轻痛苦与预防感染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烧伤患者护理:减轻痛苦与预防感染

作者:董玫英 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

烧伤是指由火焰、高温物质、电流、化学物质或激光等热源引起的皮肤、黏膜和更深层组织的损伤。根据伤势的严重程度,烧伤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特重度烧伤。在烧伤发生后,患者不仅面临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面临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还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

烧伤患者的疼痛管理

疼痛是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最常见的难题之一。这种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首先需要对疼痛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估。这可以通过运用各种疼痛评估工具和方法来实现,例如数字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等。这些评估工具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出更为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除了评估之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也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或注射止痛药,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而非药物治疗则包括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物理治疗等。其中,心理支持在疼痛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其疼痛耐受性。

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适宜:

 (1)开窗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病菌的滋生。

 (2)温度与湿度控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维持在50%左右,以防止因温差或过高的湿度引发的呼吸道感染。

 (3)大扫除与物品清洁:定期进行室内大扫除,尤其是对床单、被褥、枕头等常用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尘无菌。

2. 个人卫生:

(1)洗手的重要性:教育患者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外部环境后,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

(2)指甲修剪与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指甲内藏污纳垢,并保持手部的清洁度。

(3)卧床患者的护理: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定期为其清洁会阴部和更换内衣裤,以防止感染。

3. 呼吸道护理:

(1)深呼吸与咳嗽训练:对于肺功能不全或接受胸腹手术的患者,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帮助排痰。

 (2)体位与拍背护理:定时为卧床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和拍背护理,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和肺功能的保持。

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1)导尿指征的掌握:严格掌握导尿的适应症,只在必要时进行导尿。

(2)无菌操作:在进行导尿操作时,确保无菌操作,防止导尿管引起的感染。

(3)留置导尿的护理:对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定期的护理,确保导尿管的位置正确、无菌。

5. 医疗设备消毒:

 雾化吸入器的消毒:每次使用后对雾化吸入器进行彻底清洗和灭菌消毒,确保其下一次使用的清洁度。

6. 外出防护:

 (1)佩戴口罩:建议患者在外出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尤其是进入医院或公共场所时。这可以有效减少吸入外界病菌的机会。

 (2)避免密集场所:尽量少去人多、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地下室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日常护理和康复指导

除了疼痛管理和预防感染外,日常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是烧伤患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皮肤的护理,要保持创面的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摩擦和暴晒。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帮助其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同时,要鼓励患者适量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心理支持也是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烧伤可能导致外貌的改变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困难。

在康复阶段,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指导。这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功能训练等,以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同时,应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以便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结论

烧伤患者的护理涉及减轻疼痛、预防感染、日常护理和康复指导等多个方面,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除了医学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烧伤患者护理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关爱和资源。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投身于烧伤患者护理事业,共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他们勇敢重返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