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5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月经不调的调理秘诀 - 数字报刊系统 手足口病来袭,预防护理不可少 月经不调的调理秘诀 盆底超声,产后必备 中医骨科揭秘疼痛背后的原因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经不调的调理秘诀

作者:百色市田东县妇幼保健院 黄月守

月经,作为女性生理周期的标志,其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殖健康。当月经周期、经量或伴随症状出现异常时,我们称之为月经不调。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正常的月经是如何?月经不调的成因,并分享实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女性重拾健康与自信。

正常的月经是什么样的?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岁或迟至16岁。正常的月经周期:即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经期一般是在2-8天,平均4-6天。正常的月经量:即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一般在20-60ml,月经量多于80ml就属于月经量过多。

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哪些?

1. 青春期发育不完全:青春期时卵巢功能不完善导致的月经不调。

2. 更年期变化:更年期时卵巢功能减退影响月经周期。

3. 不良的生活方式: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长期抽烟酗酒、经期受寒冷刺激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内分泌失常。

4. 情绪问题: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或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下丘脑功能会受损,卵巢无法分泌荷尔蒙和排卵,容易导致月经不调。

5. 体重过低或肥胖:脂肪组织是女性维持正常内分泌和生育功能所必须的,体重过低、营养不良均会导致体内雌孕激素合成障碍。肥胖则会带来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等一系列内分泌紊乱问题,干扰卵泡发育和排卵。

6. 手术因素:主要是人流和剖腹产。前者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宫腔、宫颈粘连,导致月经量稀少甚至闭经。后者形成子宫疤痕憩室,易导致经血残留其中不能及时排出,引起经期延长。

7. 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常见器质性疾病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影响子宫内膜剥脱面积或干扰子宫收缩,引起月经不调。功能性疾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肿瘤、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

月经不调的治疗有哪些?

1. 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学会自我调节以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及时停用可能引起月经失调的药物等。此外,还可以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和艾灸等。

2. 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子宫与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失调。常用的药物有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

3.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因器质性病变引发的月经失调。如子宫肌瘤,可以根据生育需求选择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或根治性手术;若是存在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采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或部分卵巢切除手术。

4. 中医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当归丸、复方阿胶浆、益母草膏等。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等症状。

如何预防月经不调?

1. 注意饮食健康: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避免在经期进食冰冷、刺激性食物。增加铁和滋补性的食物摄入量。

2. 避免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能量摄入不足,影响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引起月经异常。

3. 保持情绪稳定:要学会调节情绪,心情愉悦能够维持月经周期的稳定。

4. 忌烟酒:烟酒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月经周期的生理过程,导致月经失调。

5. 生活规律: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预防月经失调。

6.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月经正常。如散步、瑜伽等。

7. 注意保暖: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避免在经期接触冷水和吃生冷食物。

8.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一些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结语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月经不调对女性的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通过了解月经不调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女性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节食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是预防和早期发现月经不调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女性可以降低月经不调的风险,维护自己的生殖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