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7月1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贵州:基层就医更便捷   群众健康添保障 - 数字报刊系统 贵州:基层就医更便捷   群众健康添保障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基层就医更便捷 群众健康添保障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让医疗卫生工作逐步实现中心下移、资源下沉,让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不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得到缓解。其中,凤冈、思南、麻江等地不断健全机制,打通堵点,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惠及百姓。


凤冈  “五个贯通”让优质医疗服务“零距离”

○   本报记者    文  叶

今年春天,患者蒋成波在凤冈县人民医院接受了一场足以影响整个生命轨迹的手术。

年初,蒋成波从高处意外坠落导致腰椎爆裂性骨折,入院时情况十分危急,救治过程中,县人民医院对蒋成波的情况进行了几次全院大会诊,并在入院24小时内开展了脊柱椎管减压、骨折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促进病情的恢复。

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凤冈县域医共体总院综合实力跃升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凤冈县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为目标,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体系重构、资源重组、制度重建,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凤冈县构建“1+2+5+9+N”(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2个县域医共体+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9个一般镇街卫生院+N村卫生室以及民营医疗机构)县域医共体模式,聚焦医共体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关键环节,建立医保、医疗、医药会商机制,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与DIP支付改革有效衔接,实现医共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同时,紧盯医共体内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双向转诊、公卫服务“五个贯通”,建立医共体总院专家资源定期轮岗制度,组建远程会诊、心电诊断、影像诊断和检验、药品供应保障、公共卫生管理五大中心,统一调配医技资源,统一药品保障,统一管理医共体内公共卫生工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此外,制定《凤冈县医共体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促进患者有序就医。

在此基础上,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核心,凤冈县以“先行先试、宜乡则乡、宜村则村”为基本原则,打破原有村级医疗机构设置,在全县赶集的村开设乡镇卫生院分院。由县域医共体总院对分院落实人员管理、医疗服务、医疗资源、信息共享、财务管理、绩效薪酬“六个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分院统一管理,保障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

“五个贯通”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注入的全新动力结出了璀璨果实。

近日,凤冈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永安分院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该患者因不慎摔伤右小腿,导致肿胀疼痛且活动受限。经过检查,确诊为右小腿骨折。医护团队迅速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并在术前给予消肿、患肢制动等措施。历时两个半小时手术成功。

2023年,医共体总院累计下派管理人员28名,专业技术人员90名,接收分院派送63名业务骨干到院进修。在总院指导下,11个分院新增科室41个,开设特色科室24个,开展新项目69项。

全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凤冈县的探索还不止于此。以数据指标、服务质量、就医体验、县域发展为导向,该县致力打造“一个平台治全县,一台电脑管全院”新型管理模式,建设智慧化医疗,利用技术手段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和数据资料互通共享的同时,通过准确掌握医院收入结构、药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患者满意度等数据信息,实时掌握监督县域医共体医疗资源、费用、业务、质量等情况,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当前,凤冈县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了网络安全运行全覆盖,实现了多学科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培训教学等功能,影像、心电、超声、检验等报告结果共享互认。在智慧医疗的加持下,2023年全县1.3万人次因远程医疗受益,1.6万人次成为检查结果互认的受益者,4.4万人次通过线上预约挂号节约了就诊时间,家庭医生手机APP签约11.88万人次,实现了家医良性互动,打破了医患空间限制,让优质医疗服务“零距离”。

09.jpg




思南  县乡村一体化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可及性

○   本报记者    赵明艳


“慢慢往上伸手,再往后甩手,每天像这样坚持锻炼,有助于恢复。”思南县鹦鹉溪镇卫生院沙沟分院中医诊室内,中医科针灸医生伍云峰正在指导患者田维高做手部康复训练。

2023年,鹦鹉溪镇卫生院沙沟分院投入运行,这给周边的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如今,前来这里就医的群众越来越多。

患有慢性疾病的踏溪村村民田维高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在过去,他每隔几天便要到鹦鹉溪镇卫生院就医治疗,由于年迈,来回奔波让他很是疲惫。

“我这个手是老毛病了,需要经常到镇上治疗,现在有了沙沟分院,方便了很多,而且都是卫生院熟悉的医生,治疗效果还和卫生院一样好。”刚刚做完康复训练的田维高很是满意。

村民在村里就能享受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这得益于近年来思南县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发展体系,整体提升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思南县以“强龙头、壮两翼、稳网底”为目标,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促进城乡医疗机构稳健协调发展。

结合县域实际,思南县以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为龙头,建强许家坝镇中心卫生院、塘头镇中心卫生院两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带动其他26家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共同发展,有力有效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整体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筑牢全县人民健康服务“网底”。

据统计,2023年,思南县域内就诊率达92.2%,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达65.15%,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81.06%。

今年年初,思南县大坝场镇卫生院成功引进先进CT设备,并投入使用,有力提升了卫生院在影像诊断方面的能力,为大坝场镇及周边地区群众就医检查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以前卫生院没有这么先进医疗设备,很多疾病都要到县级医院才能检查,现在好了,做检查再也不用跑县里了。”大坝场镇卫生院在院患者李先生对这一变化很是满意。

为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思南县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全部达基本标准,41%的机构达推荐标准。根据地理位置及人口因素,设置乡镇卫生院延伸服务点12个,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进一步织牢织密健康服务网。

思南县还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优势,畅通县、乡、村联动通道,实现医共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全力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对于如何有效促进乡村医疗人才队伍扩容提质,让居民健康“守门人”队伍稳下来、强起来,思南县结合实际做了许多探索。

加大人员下沉力度。牵头医院长期派出县级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76名到成员单位驻守指导,10名后备干部挂任乡镇副院长参与管理,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业务骨干。

先稳定村医队伍,全面落实村医社会保障政策,每月增加政府定额补助200元,按时拨付相关补助资金;再优化村医队伍,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计划,推行“县招、乡聘、村用”政策,建立村医取得执业资格奖励制度,全县村医已取得执业资格112人,占比21.7%。

一系列举措一步步推进,全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改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微信图片_20240704121613.jpg


麻江   整体提升县域内卫生健康水平

○   本报记者    马春晓


早在2019年,作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麻江县便开启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之路。

五年来,麻江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立足县域实际,创新推动“三院合一”运行模式,不断壮大县级医院作为“龙头”医院,解决“带得动”的问题;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抓手,让乡镇卫生院不断突破,解决“接得住”的问题;通过员额制改革,激发村医服务热情,让村医“稳得住”,筑牢健康乡村网底;通过“健康积分制”不断激发医防融合的新动能,整体提升县域内卫生健康水平。

“麻江县常住人口12万,根据县域人口基数小的实际,结合县级医疗服务机构在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我们实施‘三院合一’改革事项,整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项目资源,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得更‘紧密’。同时,有效解决县人民医院在‘千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麻江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文霞说,如今,麻江县人民医院达到“千县工程”建设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进一步建强县域“龙头”医院。

麻江县谷硐镇中心卫生院是2022年贵州省首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单位之一,辐射周边五个乡镇达5万余人。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依托“总院+分院”模式,总院胸痛中心在麻江县谷硐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了胸痛救治单元,提高基层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还与总院打通了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这样一来,提升区域内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县域医疗次中心与总院通过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协同体系,真正把远程医疗“触角”安到患者床前和医生身边,实现“科间会诊”,既方便患者改善基层患者的就医体验,也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保障医疗质量。谷硐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县域医疗次中心覆盖区域的医务人员开展常态化临床技能培训,并对师生以及村民们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增强老百姓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今年,麻江县委、县政府自筹资金,依托宣威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后将覆盖周边三四个乡镇的数万名群众。

2017年,麻江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将村医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参照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进行管理,同管理同考核,建立定额补助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科室进行管理,按照“八统一”模式,深化乡村一体化发展。

2015年,麻江县为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让其“老有所养”,率先在黔东南州推出村医养老保险制度,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为在岗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并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每年从县财政投入资金为村卫生室购买医疗责任保险。

为了促进群众健康理念的转变,麻江县探索实施“健康积分”制,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来。还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两卡制”,通过“刷脸”和“刷身份证”保证居民真正进行健康管理,避免纸上服务,从而给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实行“工分制”累计,将全年工作量以分数的形式进行体现,对每完成1项得到相应的分值,年终按照所得分值兑现项目资金,激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结合麻江县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用药处方、饮食处方、运动处方“一病三处方”管理,还建立专科医师、营养师、药师、运动指导员和健康指导员“三师两员”共管模式,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保健管理,进一步深化医防融合。

2023年,麻江县域内门急诊总量达48.14万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23.6%;总住院人次达2.43万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13.24%,县域内就诊率达93%。

638.jpg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