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生命的诞生,给家庭带来无尽的喜悦。但对缺乏相关经验的新手爸妈来说,还是有点束手无措。在临床上,因为新生儿一些特殊的症状去医院就诊的也不在少数,其实这些只是宝宝特殊的正常现象,下面就给宝爸宝妈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生理现象,让新手爸妈在护理宝宝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在出生后的2-4天内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里,摄入的奶量较少,同时还会流失一些水分和胎粪的排出。正常情况下,这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一般会在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然而,如果宝宝的体重一直不增,可能提示喂养不当或其他病理原因,这时应引起注意。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这些胆红素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新生宝宝通常在出生后2-5天内出现黄疸,足月儿在2周左右逐渐消退,早产儿黄疸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黄疸指数过高且退后又反复,同时宝宝出现吃奶及精神不好的情况,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
“马牙”和“螳螂嘴”
“马牙”是指在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出现的一些散在黄白色的小点,这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所致,不需要进行处理,数周或数月后可以自然消退。“螳螂嘴”是指在新生儿口腔两侧的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这有助于宝宝在吸吮时更有效地封闭口腔,提高吸吮能力。这些脂肪垫在数周内也会逐渐消退。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针或其他工具去挑破这些生理现象,以免引起感染。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无论男女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乳腺肿大的现象,在出生后的3-5天内,可能会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切忌挤压或挑破,以免发生感染,一般会在2-3周内自行消退。此外,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天内可能会有类似月经样的血性分泌物排出,通常也会在1周左右自然消失。这是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出生后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所引起的生理现象。
粟粒疹和红斑
粟粒疹是在鼻尖、鼻翼、颊、颜面部出现的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皮疹,这是由于皮脂腺堆积所致,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们不要用手去挤或随意涂抹药物,以免引发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在数周内自然消退。另外,新生儿在出生后1-2天内可能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称为“新生儿红斑”,这通常会在1-2天内自然消退。
溢乳和吐奶
由于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且容量小,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达,因此很容易发生溢乳和吐奶现象。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家长们在哺乳时尽量采取坐喂或半卧位的姿势,防止婴儿吸入大量空气。喂奶后不要立即放下宝宝,应竖抱起来拍嗝并采取右侧卧位睡觉,以防止奶汁反流导致窒息。
新生儿脱皮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可能会开始脱皮,这可能是由于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善所致的正常生理现象。无论是轻微的皮屑还是全身脱皮,包括四肢与躯干部大片脱皮,只要宝宝吃奶、睡眠和精神都好就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特别处理。家长可以涂抹润肤油或婴儿霜以保证皮肤滋润,但不要强行撕宝宝的脱皮,以免引发感染,等待自然脱落即可。
胎脂
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上会覆盖一层白色的皮脂,胎脂是由胎儿皮脂腺分泌的脂性物质。这些胎脂分布不均匀,一般早产儿胎脂最多、足月儿次之、过期产儿最少。生后胎脂有保护新生儿娇嫩皮肤免受感染和保暖作用,生后数小时内胎脂能被皮肤吸收,不需要刻意擦拭。但对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胎脂积聚较多,可以用消毒纱布蘸润肤油擦掉。
腿弯
宝宝出生之前在子宫内由于空间限制,呈现一个蜷缩的状态所以双腿也会自然弯曲。宝宝出生后虽然可以自由伸展,但是小腿会延续之前的轻度弯曲,所以呈“O”型,属于正常的生理弯曲,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可包蜡烛包来强行纠正。
汗疱疹
常在前额、前胸等处见密密麻麻针头大小的汗疱疹,又称白痱。这是因为新生儿为排汗不通畅,汗腺功能欠佳所致,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
以上就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新手父母们了解这些知识后,在护理宝宝时应该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如果宝宝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或疑似病理性问题,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