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7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意外创伤的急救措施 - 数字报刊系统 血尿酸增高要不要吃降尿酸药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严重吗 意外创伤的急救措施 哮喘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意外创伤的急救措施

作者: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欧彦群

想象一下,阳光明媚的午后,你正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突然,不远处传来“砰”的一声,你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人不慎跌倒,手臂血流如注。这时,你是否会手足无措,或是能迅速上前,给伤者进行急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意外创伤的急救措施,让你在关键时刻成为“超级英雄”!

创伤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意外创伤。简单来说,意外创伤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身体伤害。这些伤害可能是由交通事故、跌落、切割、烧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而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在面临意外创伤时,如何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呢?别担心,我们有“三看”法:一看伤者意识是否清醒;二看呼吸是否平稳;三看出血情况是否严重等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

如果伤者意识清醒、呼吸平稳、出血不多,那么可能只是轻度创伤;而如果伤者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大量出血,那么很可能是重度创伤,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基本急救原则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伤情并制定急救方案。

保护现场,避免在移动或处理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尽快呼救,寻求专业帮助。在拨打急救电话时,要告知详细地址和伤情,以便救援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

具体急救措施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针对不同类型创伤的急救措施。

控制出血:出血是意外创伤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遇到出血时,我们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出血。首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在出血部位上,以减缓出血速度。对于四肢的出血,可以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用绷带或布条进行加压包扎,以阻断血流。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但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不能长时间使用,每隔一段时间要松开一次,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对于伤者来说至关重要。当遇到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的伤者时,首先要迅速清除其口腔、鼻腔内的异物,如呕吐物、血块等。同时,要将伤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对于窒息的伤者,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进行急救。这种方法是通过挤压伤者的上腹部,使肺部残留的气体形成一股气流冲出异物。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骨折和关节脱位是意外创伤中比较常见的伤害。当遇到这类伤害时,首先要避免移动伤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然后,可以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并防止骨折端移位。对于关节脱位的伤者,应避免自行复位,以免加重伤情或造成其他并发症。

烧伤和烫伤的处理:烧伤和烫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当遇到这类伤害时,首先要迅速脱离热源,如火焰、热水等。然后,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低温度并减轻疼痛。在冲洗过程中,要注意水流不要过大,以免冲破皮肤造成感染。冲洗时间一般为20至30分钟。如果伤处出现水疱或皮肤破损,要避免使用油膏、酱油等物品涂抹伤口,以免加重伤情或引起感染。

头部和胸部创伤的处理:头部和胸部创伤往往比较严重,需要特别注意。当遇到这类伤害时,首先要保护颈椎,避免摇晃伤者头部。对于意识不清的伤者,要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对于胸部创伤的伤者,要观察其呼吸是否困难、有无气胸等症状,并避免压迫其胸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腹部和四肢创伤的处理:

腹部和四肢创伤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腹部创伤的伤者,要保护其内脏器官并避免按压或移动其身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对于四肢创伤的伤者,要观察其血液循环情况并避免长时间压迫或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加重出血。

特殊情况的急救措施

除了上述常见的创伤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例如心肺复苏(CPR)、窒息和中毒等紧急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骤停的伤者进行的一种急救措施。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节奏进行按压和通气以维持伤者的生命体征。而窒息和中毒的急救则需要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或脱离毒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症状或挽救生命。

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意外创伤急救措施和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应急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医疗救治。因此,在面临意外创伤时我们要尽快呼救并寻求专业帮助以确保伤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