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8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黔东南州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 数字报刊系统

按日期检索

八月 2024
01203
040506070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东南州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安排部署,紧盯人民群众就医需求,通过“五个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就医“急难愁盼”的问题。

全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印发《黔东南州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卫健、财政、医保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推动“五大中心”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胸痛中心15家,建成创伤中心1家、纳入建设12家,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卒中单元(哨点)和急救点“三位一体”建设,打通急诊急救“最后一公里”,通过验收胸痛救治单元50个,线上注册申报100个,上传病例2706个,基层急诊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黔东南州获苏州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授予“2023年度优秀地市胸痛中心联盟奖”;雷山县获比尔·盖茨基金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创建“中国区域协同救治干预模式项目”中国西部唯一试点县。

全力推进“三医融合”发展。在医共体内探索推进医防、医疗、医养“三医融合”发展,三穗县整合资源建设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将医共体牵头医院、养老院(敬老院)、乡镇卫生院“三院”医养资源纳入统一调度管理,实现优质资源合理流动、县域共享;2023年三穗县获第一批“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县”称号,获贵州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表扬;2024年,州人民政府印发了《黔东南州医养融合模式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在全州推广三穗县医养融合模式。

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黄平县、麻江县医共体启用智能健康体检车,高效开展“流动式服务”,组建团队开展“一站式”入户健康体检,建立了“县—乡—村—组—户”多级联动的立体式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麻江县打造覆盖县、乡、村的科间会诊平台,以“远程医疗+科间会诊”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3年,乡镇卫生院向牵头医院申请远程会诊病例178例,响应率达100%;黄平县为村卫生室配备“健康背包”,实现“由出门求医变上门救治、由群众期盼变关心关怀”的基层医疗服务新格局。

全力推进乡村一体化发展。2017年麻江县在贵州省创新实施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推广,改革案例成功入选“2021年(第五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最佳案例;2021年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黔东南州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州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为在岗村医缴纳“五险”,落实村医养老政策。2023年为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按企业缴纳养老保险2252人、工伤保险2111人、失业保险2389人、医疗保险2814人、医疗责任险2473个。锦屏县“背篼医生在‘锦屏小西藏’的行医日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宣传报道。2022年黄平县平溪镇大寨村背包医生陈伯兴夫妇以“三十年守护村民健康”事迹荣登年度“中国好人榜”。

全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黔东南州各县(市)中医院积极参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助力中医民族医事业发展,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7家、参与组建1家;推广“黎平中医小馆办大事”的经验,黎平县通过整合资源、拓展领域、提升“多层次”诊疗能力、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等措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为辖区居民提供中药饮片服务,理疗康复服务。截至目前,黎平县中医馆能开展20种中医诊疗技术,集中为儿科、老年病科等10余个诊疗领域,就诊达5000多人次,中医医院专家线上会诊27人次,到乡镇(街道)中医馆坐诊108次接诊240人。

(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 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