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式内镜是一种医疗检查和手术中使用的光学仪器,它通常由一系列精密的光学组件组成,用于直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情况。硬式内镜是一类重要的医疗器械,它在现代医疗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硬式内镜包括外镜管(或鞘套)、镜体、光导束接口、目端接管以及成像接口部分。与软式内镜不同,部分硬式内镜镜身无器械及水气孔道,例如腹腔镜、胸腔镜、纵膈镜和关节镜等。硬式内镜具有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构造精密,所以对它的清洗保养要求较高,手柄与功能端的链接部细、长,容易折损,对操作要求也较高,在进行清洗工作时,必须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卫生标准和设备要求。
硬式内镜清洗中所面临的问题
1、清洗不充分:
由于腹腔镜手术多,腹腔镜设备及器械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故手术频繁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拆卸和清洗,刷洗不到位,污染物残留。
2、刷洗工具不理想:
刷子尺寸大小不符合要求,刷洗不彻底。
3、腹腔镜手术器械精密器械
部分部位不能拆卸,无法清洗到关节部位及内腔,手术时反吸的血污较难清洗干净,极易残留污物和细菌。
4、配置后的酶清洗液多次使用,易造成二次感染。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主要步骤:
硬式内镜的清洗和消毒是一个严格的过程,旨在确保器械的安全和功能。以下是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的一些关键步骤:
1.预处理:手术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去除硬式手术器械表面的明显血污或焦痂等。使用后应立即进行预处理,去除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进行保湿处理。
2.分类与拆卸:根据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的材质、结构和污染程度等进行分类。可拆卸部分应拆卸至最小单位。拆卸后的配件,应根据归属来源分开放置于带盖密纹清洗篮筐内,并标识。
3.冲洗:在流动水下冲洗,去除器械表面残留的血污。器械的管腔、阀门等,应同时使用压力水枪初步冲洗。如发现锈渍,应进行除锈处理。对于有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应当及时更换或报废。
4. 洗涤:采用超声加酶的方式进行精洗,光学目镜不能超声清洗,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进行涮洗以去除器械上的有机物质和生物负荷。
5. 漂洗:流动水下漂洗,有管腔的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内部,确保无残留污物。
6. 消毒与润滑:耐湿耐热的器械首选湿热消毒,不耐湿不耐热的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消毒后进行工作,可干燥柜干燥或使用气枪吹干或消毒纱块擦干,不能自然干燥。消毒后将部件置于润滑剂中浸泡60秒,防止器械生锈。
7. 检查与包装:消毒后的硬式内镜必须清点器械数量,注意器械是否齐全,内镜镜面、零件、垫圈、密封圈是否完好或损坏,选择合适的包装方法。
8.灭菌:根据硬式内镜的材质和灭菌方法选择合适的包装。对于可以承受高温压力的物品,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不耐热的部件,可以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或环氧乙烷进行灭菌。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注意事项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科培训教程》,遵循操作规程和清洗流程,清洗过程中注意:
1.评估:器械完整性及功能
2.使用专用镜头盒装载,一定要分类清洗,轻拿轻放,使用专用工具清洗,动作轻柔,防止碰撞损坏。
3.贵重易损坏的光学镜头,一定要单独处理,避免叠放不得与其他器械一起清洗。
4.使用专用工具清洗。在进行浸泡和清洗时,水温不应超过40℃以避免对器械造成损害;电线类连接主机的接头部禁止接触水,应使用干净的湿纱布擦净;不要使用超声波清洗镜头、照相系统和光缆;导光束等线圈类的接头部不可水洗。擦拭时避免用力拉扯,以免撕裂导光束,连接线盘绕直径需大于10cm,不折叠,无锐角。
结语
综上所述,这些步骤确保了硬式内镜在每次使用后都能得到有效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诊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