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8月0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 胸痛中心:心梗患者的“生命驿站” - 数字报刊系统 关于痛风的答疑  胸痛中心:心梗患者的“生命驿站” 急性喉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护理小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胸痛中心:心梗患者的“生命驿站”

作者:田东县人民医院 黄青吉

 

当我们提到胸痛,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日常的小毛病,比如吃得过饱、运动过度等。但实际上,胸痛,特别是突发、剧烈的胸痛,可能隐藏着更为严重的健康危机——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俗称“心梗”,是由于心脏血管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坏死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救治,往往危及生命。而胸痛中心,正是为此类急症患者提供快速、专业救治的“生命驿站”。

 

一、认识胸痛与心肌梗死

 

1.  定义解析:

胸痛,顾名思义,就是胸部区域感到的疼痛或不适感。它可能源于心脏、肺部、胸膜、食管等多个器官。而心肌梗死,特指由于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的血管)突然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的一种病理状态。

 

2.  症状识别: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压榨性胸痛,感觉就像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此外,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慌心悸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胸痛,而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颈部紧缩感、牙痛等不典型症状。

 

3.  高危人群:

心肌梗死并非无差别地袭击每一个人。中老年人、长期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以及长期吸烟、酗酒者都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更应该警惕胸痛的发生,并定期进行体检。

 

二、胸痛中心的角色与优势

 

1.  定义与功能:

胸痛中心是一种集急诊、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救治体系。它的主要功能是快速识别、诊断和治疗胸痛患者,特别是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过优化流程、整合资源,胸痛中心能够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2.  快速响应机制:

胸痛中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快速响应机制。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并告知可能是心肌梗死,胸痛中心会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优先为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多学科团队会迅速集结,共同制定救治方案。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能够大大缩短患者从就诊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3.  成功案例分享:

让我们来看一个通过胸痛中心快速救治的成功案例。张先生是一位50多岁的企业高管,平时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并伴有冷汗和呼吸困难。他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被送往附近的胸痛中心。在胸痛中心的快速响应下,张先生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心电图、CT等检查,并确诊为心肌梗死。随后,他立即接受了溶栓治疗,并成功挽回了生命。

 

三、遇到胸痛,你应该这么做

 

1.立即行动:如果你或身边的人突然出现胸痛症状,千万不要犹豫或拖延。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并寻求帮助。

 

2.拨打急救电话:第一时间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并清晰地告诉接线员你的症状、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告知接线员你可能是心肌梗死患者,以便急救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

 

3.配合胸痛中心:一旦到达医院,请务必遵循胸痛中心的指示和安排。快速完成登记、检查等流程,并尽量保持冷静和配合。记住,时间就是生命,在胸痛中心,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四、预防心肌梗死,从生活做起

 

1.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做起。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2.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3.知晓家族史:了解你的家族中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直系亲属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那么你可能也面临较高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定期进行筛查和体检。

 

五、总结

 

面对胸痛这一常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急症,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了解胸痛与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认识胸痛中心的重要性、学会在遇到胸痛时正确自救互救,以及积极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这些都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记住,时间就是生命。在面对胸痛这一紧急情况时,请务必保持冷静、迅速行动,并选择胸痛中心作为你的救治首选。让专业的医疗团队为你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服务,让急救心梗不再迷茫!同时,也要将这份知识和意识传递给身边的人,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