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儿童桡骨头半脱位
儿童桡骨头半脱位是肘部常见的一种损伤,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少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当儿童的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位时,如果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纵向的牵拉,桡骨头半脱位就可能会发生,因此,这种情况又被称为“牵拉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人用力向上提拉儿童的手、腕或前臂时。
二、桡骨头半脱位的生理特点及病因
桡骨头及桡骨头颈位于肘关节囊内,没有韧带、肌腱附着,因此其稳定性相对较差。由于儿童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桡骨头和桡骨颈的直径基本相同,而环状韧带相对松弛、薄弱,这使得桡骨头不能得到充分的稳定。
当儿童的腕、手被向上提拉、旋转时,肘关节囊内负压增加,薄弱的环状韧带或部分关节囊可能会被嵌入肱骨小头与桡骨头之间,造成桡骨头不能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而是向桡侧移位,从而形成桡骨头半脱位。绝大多数情况下,桡骨头为向桡侧的半脱位,完全脱位的情况较为少见,向前方的脱位则更为罕见。
三、桡骨头半脱位的主要临床表现
当儿童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后,他们通常会表现出哭闹、肘部疼痛,并拒绝使用或活动受伤的肢体。他们的肘关节会呈半屈位,前臂处于旋前位。孩子们不愿意主动进行前臂旋后和屈曲肘关节的活动,也不愿意举起或活动患肢,更不愿意用患肢取物。在检查肘部外侧时,医生可能会发现压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X线摄片通常不能发现桡骨头有脱位的改变。
四、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断依据
1. 明确的牵拉损伤史:儿童的手、腕部有被向上牵拉的受伤史,这通常发生在用手牵拉儿童手、腕部走路中跌倒、上下楼梯扭伤、穿衣服时经袖口用力牵拉、旋转儿童前臂不当或跌倒时体位迫使肘关节过伸等情况下。
2. 受伤后患儿的表现:受伤后,儿童不敢用患肢取物,肘关节呈半屈位,前臂处于旋前位。
3. 无明显肿胀和畸形:尽管受伤,但儿童的肘关节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或畸形,只是在肘关节外侧有压痛。
4. X线摄片结果:X线摄片通常不能发现桡骨头有脱位的改变,这也是桡骨头半脱位的一个特点。
五、桡骨头半脱位复位后的注意事项
虽然桡骨头半脱位的伤势并不严重,但它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肘关节活动功能。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法复位来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幸运的是,通过复位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且很少有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六、桡骨头半脱位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 桡骨头半脱位与桡骨头脱位:虽然都是与桡骨头相关的损伤,但桡骨头半脱位与桡骨头脱位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桡骨头半脱位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而桡骨头脱位则可能导致肘部肿胀、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在X线摄片检查中,桡骨头脱位可以明显看到桡骨头脱离了正常位置。
2. 桡骨头骨折:桡骨头骨折通常由暴力所致,表现为肘关节肿胀、瘀斑和活动功能受限。在X线摄片检查中,可以看到桡骨头骨折端。
七、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方法
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法复位。这种复位方法不需要麻醉,通过轻柔的手法就可以达到复位的目的。复位方法相对简单,效果也非常满意。
复位的具体步骤如下:
复位者一手握住患儿的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用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即肘部外侧)。然后,将肘关节屈曲至90°,进行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反复数次。在这个过程中,用拇指轻轻推压桡骨头,通常可以听到轻微的弹响声,表示复位成功。复位成功后,肘关节的旋转和屈伸活动应该恢复正常,患儿也应该愿意主动活动肘关节,并敢于用手取物。
复位后,不需要对患肢进行固定。但是,家长必须注意,避免再次用力牵拉患儿的手、腕和前臂,以免复发,造成习惯性的儿童桡骨头半脱位。对于经常复发的习惯性半脱位者,家长应特别注意防止牵拉伤肢。在手法复位后,可以考虑使用上肢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位,固定时间一般为7~10天。
八、如何预防儿童桡骨头半脱位
预防儿童桡骨头半脱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走路还是上下楼梯,尽量避免用力牵拉(提)儿童的手、腕和前臂。如果需要协助,应该在大人的上臂处进行牵拉。
2. 注意保护儿童,防止他们跌倒或受到外力冲击。
3. 在帮助儿童穿、脱上衣衣袖时,应避免用力不当,特别是在旋前位时牵拉儿童的手、腕和前臂。
4. 对于已经发生桡骨头半脱位的儿童,复位后家长应特别注意,避免再次用力牵拉患儿的手腕和前臂,以免反复脱位形成习惯性的桡骨头半脱位。
通过以上的科普文章,我们希望能让家长和公众更加了解儿童桡骨头半脱位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的肘关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