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快看,‘红军卫生员’的铜像在这里。”8月14日,阳光洒落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内,来自北京市的马偲峻小朋友发现“红军卫生员”铜像后,赶忙招呼家人前来参观。他们一家三口站在“红军卫生员”铜像前,向英雄鞠躬致敬。
1935年,中国革命和红军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极端危急时刻,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转折之城遵义不仅挽救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也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
位于遵义市红军山烈士陵园的“红军神医”龙思泉雕像。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复刻的龙思泉雕像。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红军神医”的仁心在坚守中延续
马偲峻一家拜祭的铜像,是一位红军卫生员给一个骨瘦如柴的病童喂药的形象,铜像的后方坐落着一冢“红军坟”。
这座铜像的原型,就是长眠于“红军坟”中的烈士——被尊称为红军神医的卫生员龙思泉,而和“红军坟”一起长存的,还有那段感人的故事。
龙思泉是广西人,其父亲懂中医,从小便随父学医。1929年,龙思泉参加了“百色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连队担任卫生员。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黔北(遵义市),龙思泉所在的十三团二营因此也进驻遵义。
红军进驻遵义期间,作为连队卫生员的龙思泉不仅为全营进行防病治病工作,还为当地的群众看病治病,并且分文不取。
一天,一位中年农民来到二营卫生所,哭着乞求龙思泉随他回家为身患重病的父亲看病。龙思泉经请示领导同意后,立即背上药箱,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蒙蒙的细雨,随这名求医农民走了20里山路来到农民家中。他没顾得上休息,立刻给卧病在床的老人检查病情,开了药方。老人服药后不久,身体状况出现好转。
天亮时,见病人高烧渐退,龙思泉准备返回营地。但当他推开房门,却看见不大的晒谷场上挤满了前来找他看病的人群。于是,准备离开的龙思泉暂留下来,为前来求医的村民诊治。诊治完村民,龙思泉立即动身赶回部队驻地。
然而就在龙思泉离开村寨的头天夜里,他所在的营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提前出发。赶回部队驻地的龙思泉赶忙朝着部队前进的方向奋力追赶,不料却在桑木垭遭遇国民党地方武装,被残忍枪杀。
闻声赶来的村民看到还背着红十字包的龙思泉倒在血泊里,都悲痛不已,便将龙思泉的遗体安葬在桑木垭路旁的树林中。随后又在坟前立了一块石碑,由于当时没有人知道龙思泉的姓名,当地村民便在石碑上刻下了“红军坟”三个大字。
新中国成立后,遵义市人民政府将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遗骸,由桑木垭迁葬至位于凤凰山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当地群众也把龙思泉当作“红军神医”来祭拜,他的光辉事迹和奉献精神永远留在了人民心中。
“我经常在家给孩子讲红军烈士的故事,正好上学期他加入了少先队,趁着暑假特地带着他来到遵义实地了解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让他领悟红领巾的意义,希望他用自身行动弘扬长征精神。”马偲峻的妈妈王女士说。
“红军卫生员”铜像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时至今日,前来缅怀烈士的医务工作者仍络绎不绝,他们在追思中汲取奋进力量,延续红军卫生员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助发展
在遵义这片红色土地上,长征精神磨炼和培育了一代代红军传人,特别是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奉献精神,一直被当代白衣战士铭记和传承。
1938年,与红军山烈士陵园邻近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时至今日,当初的独栋小楼已发展为园林式建筑,一栋栋高楼在院区内拔地而起。
如今,医院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建有贵州省首家通过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审批的生物样本库;连续三年获得遵义市级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建院86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医院发展日新月异。这一项项成果不仅见证了该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斐然成绩,更是该院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的有力证明。
“80余年来,我们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医院发展历程,把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雕像从红军山复刻到医院,让一代代医务工作者铭记红色精神,创建了‘红城遵义·仁心一医’的党建品牌,以‘不忘入党初心、践行医者仁心、传承精诚匠心、就诊流程舒心、患者看病放心’为抓手,紧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守护革命老城人民的健康。”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韩小松说。
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抓发展机遇,理清医院改革发展的思路,提出“135”发展路径、“318”战略目标,即一年大整治、三年大提升、五年见成效,紧跟3家省级医院、保持全省地州第1、领跑8个地州医院。同时实施了“强基础、提能力、转作风”三大工程,开启了“一院两区”管理,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据统计,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新进硕博士182名,成为全省拥有高级职称和硕博士最多的市州级医院。2023年度,发表论文共350篇,其中SCI论文27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46篇;荣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实现省级科技成果零突破;手术量同比增长6.22%,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7.64%,微创手术同比增长9.80%,日间手术同比增长28.23%。
“医院以国家、省、市等考核为目标,实施系列高质量发展举措,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打造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等,快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体会实实在在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小松介绍,像乳甲外科就是医院成功打造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室的多项技术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
韩小松口中的乳甲外科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打造的品牌学科,2021年成立了乳腺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简称乳甲中心),也是西南地区首家围绕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组建的“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服务平台。该中心现已开展腔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甲状旁腺肿瘤及颈部其他手术,尤其在完全腔镜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率先在省内开展保乳、乳腺癌术后即刻背阔肌脂肪瓣乳房再造术、穿支皮瓣及TRAM 皮瓣再造等手术,尤其是脂肪干细胞乳房整形手术、体外循环复杂甲状腺手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我们中心与上海瑞金医院乳腺中心保持长期合作,现拥有全球尖端的乳腺癌数据库、智能决策系统和乳腺癌网络全程管理APP 三大数据平台,为精准诊治乳腺癌患者及后续全程系统化管理提供了平台支撑,这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乳甲中心护士长周雪枝说,随着深入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也流入了科室,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从“有”到“优”增进群众家门口健康福祉
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为此,院内,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信息技术高效建设智慧医院,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院外,作为遵义市第一城市医疗集团总院,致力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瓶颈问题。通过牵头组建医疗集团的“专家下沉——联合门诊”,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分批次将妇产科、儿科、内分泌科等科室专家下沉到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提升疾病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线上线下全面打通双向转诊路径,有效实现分级诊疗;通过检验、影像医技直通车,“心电一张网”等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普及中医适宜技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
“这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把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县乡医院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有责任把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全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协同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韩小松说。
在红城遵义,卫分健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全市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0年,遵义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开启公立医院改革之路;2021年,遵义市荣获第二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实现了从“试点”到“示范”的华丽嬗变。
发挥市级医院龙头示范,辐射带动县乡村发展。以市级医院为引领,利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梯次带动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以基层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构建了“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模式,创新推进5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分院或延伸服务点,有效下沉医疗资源,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治疗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
据统计,2023年,遵义市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下沉达到1221人次,基层门诊量占比达到57.4%,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到77.4%,有效引导了患者到基层就诊,促进分级诊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在习水县,通过成功打造两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温水镇及土城镇卫生院,两所乡镇卫生院发生提质扩能蝶变升级。新增科室、添置先进医疗设备、县级专家坐诊、常规开展二三级手术及部分四级手术项目……这一系列的变化和提升,有赖于遵义市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开出的一系列“良方”。
此外,遵义还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统筹推动改革重点任务。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市县两级卫生健康、医保、药监等部门参与的“三医联动”改革会商机制,定期会商解决改革当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强化投入保障,将公立医院“六项投入”列入财政预算,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4%。
一项项务实之举、创新之策,让在“家门口”看好病成为红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