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种的药材大丰收了,药厂专家拿样品去化验了,说含量也很好!”近日,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帮扶点黔南州龙里县洗马镇哪嗙社区头花蓼种植户廖正莲正在给前来帮忙抢收的驻村工作队讲述种植情况,笑得合不拢嘴。丰收的喜悦让一向不善言谈的她,此时变得滔滔不绝。
据悉,头花蓼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专利品种“热淋清颗粒”的主要原材料。头花蓼种植项目是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政府共同促成的。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其在医药领域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推动帮扶点的产业发展,前期邀请了行业专家到哪嗙社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了该地气候和土壤特点,最终确定在哪嗙发展该品种的种植。由“哪嗙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帮助流转土地200余亩,引进“广西熠然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示范种植基地与良种圃,并委托农户成立的“龙里正莲种植合作社”负责种植及日常管护,“贵州威门药业”签订收购合同,按照威门药业GAP种植基地要求为农户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指导,建立头花蓼规范化种植GAP基地。
在各挂帮单位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年的种植规模就达到了300余亩,产值达130万元,通过务工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上百人次。预计明年规模不低于800亩。
“我是一名中医学教师,发展中药材种植也是我的专长。我们在该项目的落地实施过程中摸索出‘挂帮单位+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四方聚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涵盖了‘技术+资金+种植+收购’完整产业链。哪嗙社区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在挂帮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除了头花蓼,我们还有天门冬、海花草等品种,整个社区中药材种植规模近800亩,年产值近300万元。”哪嗙社区第一书记孟晓彬介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贵州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在发展中医药产业上具有先天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先后颁布了《贵州省中医药条例》,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在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下,在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孟晓彬的牵头下,哪嗙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在头花蓼种植项目的经验基础上,建立创新机制,采用“挂帮单位+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四方聚力”新模式,真正把中药材“产业链”变成农民增收的“致富链”。(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