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9月2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小贴士 - 数字报刊系统 麻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 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小贴士 中药、西药能不能一起吃? 手足口病的护理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小贴士

作者:三台县妇幼保健院 李松泽

儿童发热,这可真是个让家长头疼的话题!孩子的身体娇弱,一旦发热,家长们总是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支支招,讲讲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小贴士,保证让你的心情从“哎呀妈呀,这可咋整?”变成“哈哈,原来这么简单!”

首先,咱们得明白,儿童发热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本身并不是病,而是身体在抵抗感染时的一种反应。就像咱们大人有时候也会发个烧,感觉身体在跟病毒打架一样。所以,看到孩子发热,先别急着惊慌失措,咱们得冷静分析,对症处理。

测体温,判热度

孩子发热了,第一件事就是量体温。别靠手感,那可不准确。得用体温计,最好是电子的那种,既快速又准确。测的时候,把体温计放在孩子的舌下或者腋下,等几分钟,读数就行了。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看到数字了,心里就有底了。低热嘛,别太紧张,多给孩子喝点水,注意观察就行。高热、超高热那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了。

物理降温,安全有效

孩子发热了,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想要迅速降温。其实,物理降温是个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而且还不需要吃药打针,对孩子来说更加温和。

1.多喝水:发热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容易缺水,这是因为身体在抵抗感染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所以,给孩子多喝点水是非常重要的。喝水不仅能补充体液,还能帮助身体散热,降低体温。你可以给孩子喝温水或者淡盐水,这样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身体所需的电解质。

2.少穿衣: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热的时候会给孩子捂得很严实,认为这样可以“捂出汗”来降温。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利于散热。你应该适当地减少孩子的衣物,让孩子的身体能够自然地散热。当然,也不能让孩子穿得太少,以免着凉。

3.温水擦浴:用温水给孩子擦擦身体也是一个很好的降温方法。你可以用一块温毛巾,轻轻地擦拭孩子的身体,特别是腋窝、腹股沟等地方。这些地方的血管比较丰富,用温水擦拭可以帮助皮肤散热,降低体温。不过,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免烫伤孩子的皮肤。

4.退热贴:市面上有一种叫做退热贴的产品,你可以贴在孩子的额头上来帮助降温。退热贴的原理是通过凝胶中的水分汽化来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方便,而且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不过,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皮肤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有的话就要立即停止使用。

药物降温,需谨慎

如果孩子体温特别高,物理降温效果不好,那就得考虑药物降温了。不过,给孩子吃药可得谨慎再谨慎!

1.选对药:儿童专用的退热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别给孩子吃成人的退热药,剂量和成分都不一样。

2.看好说明书:吃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清楚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3.别混搭:别给孩子同时吃好几种退热药,那样容易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4.观察反应:给孩子吃了药以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有不舒服或者过敏的症状,赶紧停药就医。

饮食调理,助力康复

孩子发热的时候,胃口通常都不好。但是,身体需要能量来抵抗感染啊!所以,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1.清淡易消化:给孩子吃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别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的食物。

2.多吃蔬果: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以给孩子榨点果汁或者做点蔬果泥吃。

3.少量多餐:孩子胃口不好,那就少量多餐地喂。别强迫孩子吃太多,那样反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猴痘与儿童发热特别提示

最近啊,猴痘这个词儿可是挺火的。听说在男男同性恋群体里发病率挺高的。虽然这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弱,万一接触到了病毒,那可就容易中招了。

所以啊,如果孩子发热了,你又怀疑他可能接触过猴痘病毒(比如跟有症状的人接触过),那就得赶紧就医了。别犹豫,别拖延!告诉医生你的怀疑,让医生来判断和处理。

家庭护理小贴士

好啦,说了这么多,咱们来总结一下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小贴士吧:

1.冷静分析:孩子发热了,先别慌。量量体温,判断热度。

2.物理降温:多喝水、少穿衣、温水擦浴、用退热贴。

3.药物降温:选对药、看好说明书、别混搭、观察反应。

4.饮食调理:清淡易消化、多吃蔬果、少量多餐。

5.特别提示:如果孩子可能接触过猴痘病毒,赶紧就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